两百家收购酒店里,超过五分之四都在南方,北方酒店数量不超过四十家。
激进的同时又有收敛。
不敢在北方大规模投入。
这种不均衡也是发展掣肘之一。
而面对财经界的分析、合作伙伴的疑惑。
李建明什么都没有解释。
还在尝试向银行借贷。
“如果借不到,就打电话给张昭,让他从青捞的公司打钱过来。”
李元欣问道。
“爸,你和小弟商量要买下多少家?
两百家还不够吗?”
“两百家里,能规划影院的数量不足二分之一。
也就是说最多给你弟弟匀出一百家。
你弟弟胃口大。
这可喂不饱他。”
“可大事件好像快要结束了。
我们还有机会出手吗?”
“越是这个时候越有机会。
希望确实近在眼前,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挺过去的。”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
趁人之危也好、火中取栗也罢。
反正机会转瞬即逝。
必须要把握住,再进行一波扩张。
未来五年的工作重心就全部放在消化这几百家门店上。
够李建明忙的了。
当然,他也乐在其中。
知天命的年纪,还能让事业实现这么大的进步!
虚荣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我还能再干二十年!”
—
5月26日。
18名通过层层选拔的蝙蝠侠粉丝。
被李元青热情迎进了项目筹备组。
准确来说就是五个车库。
美利坚的车库真是大佬们实现梦想的好地方。
蝙蝠侠剧组也不例外。
道具组、编剧组、设计组...
李元青带着他们参观之前,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一份保密协议。
“蝙蝠侠电影项目,目前在华纳属于最高机密之一。
我能带你们来参观,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你们爱蝙蝠侠,华纳爱钱。
我呢。
既爱钱也爱蝙蝠侠。
只有拍出你们喜欢的蝙蝠侠,我们才能赚到钱。”
坦诚是必杀技。
这番话让所有人放下戒备,自愿在保密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大名。
李元青保证道。
“不会让你们憋太久的。
只要电影上映了,你们就可以自由的将今天看到的内容宣扬出去。
倘若是在这之前,华纳有权力向你们追责。”
该吓唬的也吓唬了。
李元青才带着他们走进车库。
“除了编剧组车库只能让你们远远看一眼外,其他车库都允许你们自由参观。
当然,为了弥补编剧车库的遗憾。
我会让其中三名编剧与你们面对面沟通。
他们会告诉你们,我们的故事是新的,可内涵不会变。
我们会创新,也要尊重原着。”
记者都被挡在车库外。
只有粉丝才能理解李元青等工作人员对蝙蝠侠的付出。
战甲、蝙蝠车、蝙蝠衣甚至还有演员试镜的录像。
一沓一沓的草图被放在粉丝面前。
“我们目前还停留在二维,但很快了,这个布鲁斯-韦恩就会活在三维世界里。
你们全都是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