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珠回了四合院。
小卖部上个月就开张了,东西一应俱全,电话也顺利安装上,这么一个店铺下来,差不多花了三千块钱,店铺不算贵,主要贵的还是电话。
虽然托了关系,但也算是个人经营,所以需要自费。
按照一部电话就花了两千块,可把尤淑蕙心疼死了。
虽然这笔钱是叶明珠和谢韫出的,但是老一辈的都这样,艰苦朴素惯了。
剩下的一千,就是店铺租金、装修,还有进货这些了。
不过小卖部的生意还算是不错,每天来来往往的人不少,这里多了个店铺,买卖东西又方便,比国营稍微贵一点,但胜在不需要票。
尤淑蕙当起了老板娘来,很快就上手了,坐在店铺里其实也没什么事情,还经常会有在家退休的人员过来买东西,顺理成章的就和尤淑蕙聊上了天,一来二去的,小卖部都成了大家的根据地了。
那叫一个热闹。
比照其他的生意,肯定算不上什么,正儿八经的卖东西,算上电话费的话,一个月的利润估计有个两三百的样子。
直接通话收费的收入,其实并不是很多,这是电话局给尤淑蕙的分成,假设一天有三十个电话的话,一个月就是三十六块钱,那么尤淑蕙能从里面收入一半,那就是十八块钱,是电话局那边出的。
跟来打电话的人是没什么关系的。
最重要的还是商品销售的增长,这才是利润大头。
小卖部别的地方也有,为什么非要到尤淑蕙这边买呢,就是因为固定电话是稀缺资源,整个街道就尤淑蕙这里有,那想要打电话等电话,那肯定就要到小卖部来,你说在人家这里,你不买点东西好意思么?
下回有电话打进来,人家能乐意高兴喊你?
这是个人情社会,等电话的过程中,或者打电话的时候,很容易就顺手买点东西,夏天的话汽水和雪糕,男人可能就会买烟,也可能是一些糖果之类的,反正就会促进销售。
还有一点就是能稳定客源,这地方成了根据地,那就是信息中心,大家都爱往这里凑,别人一看这里这么多人,也乐意过来,生意肯定就好了。
叶明珠到的时候,尤淑蕙正在跟几个婶子聊天呢。
瞧见叶明珠,尤淑蕙哎哟了一声,“先不聊了啊,我闺女回来了。”
大家这才散去。
尤淑蕙自然的拿出几块桃酥,递给叶明珠,“饿了吧,你大伯母今天买了很多菜,等会就给你做好吃的。”
现在大伯母和二伯母也每天都过来,几个长辈轮番照顾尤淑蕙。
尤淑蕙和叶明珠商量过,钱的事情就从小卖部这里出,就像是这里每个月能挣个三百块,那那边就各拿百分之二十,差不多就有六十块钱了。
具体多少,就根据利润分红来算了。
相当于送出去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差不多。
大伯母和二伯母一开始当然不愿意,认为自己是占了大便宜,尤淑蕙好说歹说的,最后直接说,这小卖部她一个人也看不了,往后三妯娌轮流看,都来这里上班,那自然是要付工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