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叶明珠再一次看到这么多钱。
准确的说,是比上一次还多。
上一次是一万块,这一次是乘以三倍。
谢韫这挣钱能力,还真是惊人。
最夸张的是,这只不过是一笔快钱,需要部署的方面,是要远超于其他的,还要有足够的运气。
目前来看,谢韫的运气还算是不错。
不过叶明珠还是有些意外,“这么多钱,你是直接销出去了?我还以为你会拿回来卖。”
如果是直接卖给倒爷的话,相当于是平摊了风险,那么相对应的利润也会被分出去,要不然人家凭什么要帮你分担风险。
之前看谢韫非要进货那么多,叶明珠就以为他是想要自己干。
谢韫解释道:“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这批货确实来的奇怪,价格这么便宜,东西质量我检查过,都是好的,可人家却愿意以低价尽快售出,要的越多就越便宜,这样有问题的货,我还不知道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保险起见,还是让其他人去卖比较好。”
万一这批货砸在手里,亦或是有什么其他的问题,谢韫都不一定能挣比现在更多。
现在好歹,一万五翻倍成了三万多,也算是一笔快钱了。
叶明珠问:“你有打听过么?”
谢韫摇头:“我不太敢打草惊蛇,怕这批货不好销出去,所以我卖的时候,找了好几个倒爷,分批卖出去,这样不会太过于明显我出手的急。”
听到这些,叶明珠稍稍放下心来,这说明谢韫还是留了心眼的,至少货出去了,钱也到手了,后续有问题,也不会扯到他们身上。
两人商定,等谢韫看中合适的四合院,就把房子给买下来。
要是钱还有得多,存下一笔后,其余的都拿来买房子。
叶明珠:“你之后有什么打算么,这一行估计也干不了太久,等以后政策开放,竞争估计会越来越激烈。”
说起这个。
谢韫下意识的想到了深市,那地方他总觉得有商机,可具体是什么样的商机,他需要实地考察过才知道,目前自己这个情况,是考察不了的。
而叶明珠说的竞争,谢韫其实已经在年初就有感觉了。
“火车上换物的人越来越多,我现在基本上换不到什么好货,或者是更多的货,羊城那边的倒爷也是如雨春笋,一茬一茬的冒出来,连四九城这边的风向,都有改变,你看街上连开了好几家的个体商户,要不是我这边比别人新找到路子,恐怕确实挣不到像去年那么多的钱呢、”
像是录音机这些,谢韫去年还能从中挣到很大一笔,今年就冒出来了很多录音机,他的优势没有了,绝对挣不到去年那么多的钱了。
谢韫算是入场早的。
他又道:“不过,目前来看,估计还能撑个两三年的,在这期间,我看看有没有其他的生意能做。”
总是干这个,也确实是不行。
叶明珠道:“我觉得最好多关注政策的风向,能跟政府部门合作的,就跟政府部门合作,这样互惠互利,你的风险降低,赚钱也能更稳妥。”
谢韫最头疼和这些部门合作了,规矩多事情多,有时候好好的一个项目,可能就得不停的拖拖拖。
到最后到手的利润,还没有多少。
就比如这个人参好了,他就算是挂靠在经贸公司那,这经贸公司就是和经贸局隶属的,算是背靠大树,本以为一切能简单,结果大家都是心思各异,折腾到最后,自己这费大劲和费大钱弄来的人参,挣得还不如录音机和内衣多。
谢韫吃过了亏,面对叶明珠说的这些,自然是敷衍了事,“到时候再说吧。”
见他这样,叶明珠也就没再说什么。
反正生意是谢韫在做,每个人做生意的想法不一样,她只能适当的建议。
谢韫转了话题,问起了二姐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