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换物(1 / 2)

八十年代的火车,已经不如七十年代时候的安全了。

有部分人胆子大,在火车上求财富。

现在出行是靠的介绍信,但总有鱼龙混杂的人,到底是防不胜防。

一开始的时候。

谢韫还瞧了个新鲜。

和带着自己的壮叔在聊。

这年头能坐火车的也不是很多,毕竟火车票价格高,还要坐很久,出去一趟大多都是有公事在身。

因此谢韫坐火车的次数也不多。

这次还是自己出行,自然是各种好奇了。

比如有人在火车上以物换物。

谢韫盯了好些时候,觉得很有意思。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对方是看中了别人身上的东西,所以才大着胆子问的,结果这人换完,立马就寻觅了下一家。

一来二去的,换了好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

有一些,谢韫见都没见过。

估计是地方特产。

壮叔瞧他这样,笑了起来,“你老盯着人家,可别把他们的生意给搅混了。”

谢韫惊讶,“生意?”

见谢韫不知道,壮叔身为送货员,长年累月在火车上穿行的人,自然瞧得热闹,知道的东西也是最多的。

壮叔便和他解释,他压低了声音道:“现在火车上多了好些南方来的,他们上了火车,目的地呢就是其他城市,他们身上会拿很多的地方特产,然后就用这个特产,去换人家的东西,换什么的都有,食品啊日用品啊,甚至还有稀缺品,还能换票据,这是硬通货。”

因为用现金交易,很容易被当成投机倒把,可以物换物就不同了,一般来说,乘务警就算看到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数量也不能太大,容易被当成典型。

谢韫觉得人民实在是太有智慧了,他略一想,就把这些关卡给想明白了。

每个城市的特产不同,这些人就能利用地域的差异去套利,利润上也是很可观的。

比如羊城和四九城好了,羊城的特产海鲜颇多,要是自己去羊城弄些海鲜来,拿到四九城的话,肯定是物以稀为贵。

自己从中能获取的利润就不少了。

同理。

四九城的特产拿去其他地方,也是这样的。

谢韫这么一想,就有些控制不住了。

他这一次去羊城,拿了不少四九城的特产,专程给郑琴家送去的。

这么多的东西,是不是拿出一部分,就能换成别的呢?

谢韫赶紧找了个隐秘的角落,把自己包裹里的东西给分了起来。

最多的东西,就是四九城的果脯和蜜饯,因为郑琴爱吃,所以这一次汪怜云给自己准备了不少,足足有五十包,茯苓饼拿了二十盒,还有二锅头,也拿了有十瓶。

还有一些别的七七八八的东西,不过数量没那么多。

就这么一堆东西。

饶是谢韫一米九的个子,也拿的格外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