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长,字里行间,除了问候关心乔嫣然在宫中的日子,便是向她传达喜讯。
她未曾蒙面的兄长通过了秋闱,还夺得东州头名,成了举人。
而乔父,因政绩卓然,官跳三级,直接从七品县令,一跃成了正五品的翰林院学士。
翰林院学士虽然手无实权,看似只是修书研究学问的清闲官职。
但内阁重臣,往往都是从翰林院所出。
因调任京官,加之乔家长子明年开春还要参加春闱。
东州乔家举家从东州搬迁入京。
照送信的路程来算,若路上没有耽搁,乔家人应该能在中秋前入京。
“巧慧,取些银票来。”
乔嫣然吩咐了巧慧,又提笔写下回信。
信中自是告知乔家人她一切都好,又替父亲兄长升迁高中的消息感到高兴。最后还不忘关心一下乔母的身体。
看似寻常的家书,乔嫣然实则将提醒藏在一句句家常话里。
暗示乔父,京城水深,近来动荡,入京后,他们定要谨言慎行,再小心都不为过。
末了,以一句,望父亲兄长,尽凭其才,报效君恩为结尾。
乔嫣然从巧慧手中接过银票,数了数,一口气在信里塞了两千两银票。
当初入宫前,乔家人给她寄了五百两银票,她也算投桃报李。
在京不比东州,他们初来乍到,处处花销都大。
有她这份心意,想来也能让这家未曾蒙面,但颇有好感的家人,安置得从容些。
乔嫣然将被银票撑得鼓鼓的家书交给巧慧,感叹一句。
“以父亲如今官职,宫中中秋宴时,说不定能带母亲入宫。”
想着可能很快要和乔家人见面,乔嫣然心里还有一些紧张和期待。
中秋宴乃庆国皇宫旧俗,每回都办得十分热闹。
果然临近中秋前半个月,箫景鸿便下旨,命慧妃主办中秋宴,又点名让纯嫔和汪如眉从旁协助。
作为主办人之一,汪如眉先给好姐妹们,透露了两个好消息。
“此次中秋宴,皇上会同朝臣共庆,五品及以上的官员,皆能携妻入宫参宴。”
汪如眉笑得灿烂,一扫近日来操持杂事的苦闷。
“咱们终于能见到各自的娘亲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一年到头,后宫妃子能见到自己亲人的日子屈指可数。
除非家中女眷身负诰命,还能偶尔递帖子入宫说说话。
否则,便只能等这些重大节庆,才可一见。
“那我父亲这官升得可真是时候。”
乔嫣然心里不似她们这般激动,毕竟见的不是她真正的亲人,但面依旧笑容满面,没扫大家的兴。
吴晗静也松了一口气,“我父亲也是,他之前是钦天监的监副,官级六品。”
“上个月父亲的上司告老还乡,他刚好接任监正,这才达到入宫参宴的要求。”
“好消息还不止这一个。”
汪如眉有心想要卖个关子,但她实在是个憋不住话的。
没等两人问她,便自己抖露了个干净。
“皇上有心要借着中秋佳节,给后宫众人升一升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