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用更扎实、更先进的成果来回应外界的质疑与挑战。
另一方面,团队内部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
吕辰特意托人找来了北大魏知远等人发表的论文,组织控制理论小组的成员一起研读、讨论,汲取其中有益的思路用于优化自身的算法。
吴国华在设计新的控制逻辑时,也开始有意识地撰写更严谨的数学推导附录。
而对于北钢院强调的国产化问题,赵老师、钱工、孙工则在设计和采购时,更加注重元器件的国产替代方案论证,即使暂时因性能要求必须使用进口件,也会同步启动国产化改进的预研。
这种在竞争压力下迸发出的活力,也直观地体现在项目进展上。
板材车间那条目标生产线的改造工程,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
所有的测绘和数据收集工作已全面完成,最终的改造方案经过反复论证,已然敲定。
沈青云、赵老师等亲自在现场指导施工,车间里,划线的划线,筑基的筑基,安装平台的钢结构开始搭建,叮叮当当的金属碰撞声和电焊的弧光,宣告着一场大规模的硬件改造正式启动。
负责机械加工的车间更是昼夜不息,根据新的设计图纸,飞剪系统的强化部件、矫直机的新的辊系座、输送链的改造模块等关键部件,已经开始下料、粗加工、精磨……钱工和孙工几乎常驻车间,与牛师傅、邹师傅等人一起,盯着每一个关键工序的完成。
而在“掐丝珐琅”电路板的批量生产工艺攻关上,联合课题组更是投入了重兵。
汤渺副教授带领的材料小组,与赵老师、钱师姐等人紧密协作,陶瓷粉体的配方优化、氧化铜与碳粉的混合均匀度控制、烧结助剂的选择等核心材料问题,在大量的实验中得到一步步明晰。
最令人振奋的是,工艺所需的专用设备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用于氧化铜粉末预处理的“氧化炉”率先制作成功,并通过了初步测试;。
用于最终烧结的“烧结炉”也已完成制造,正在紧张调试中。
而最为关键、也将工艺构想变为现实的核心——“轧胚机”,也已由精仪系和机械系组成的专项小组完成了初步设计,进入了详细图纸绘制和关键零件加工阶段。
那个将陶瓷粉、氧化铜、碳粉混合“轧”成生胚的大胆设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这一天傍晚,实践基地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轧胚-原位还原烧结”工艺专项小组正在召开阶段性会议。
沈青云指着黑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同志们,氧化炉和烧结炉的顺利推进,为我们解决了‘头’和‘尾’的问题。现在,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这台‘轧胚机’上!它的精度,直接决定了生胚的均匀度和致密性,进而影响后续还原反应的成功率和电路的质量!”
赵老师指着摊在桌上的复杂图纸:“沈工、汤老师,各位,我们设计的两辊热轧式结构,关键在于对辊的平行度、压力控制精度以及送料机构的稳定性。我们计算过,要想达到理想的生胚密度和厚度公差,对辊的径向跳动必须控制在5微米以内,压力控制系统需要能实现±1%的精确调节……这对我们现有的加工能力是极大的挑战。”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5微米的精度,在这个精密机床尚且稀缺的年代,无疑是一个极高的门槛。
一直凝神静听的田师姐突然说道:“各位老师,我们不如设计一个大规模制胚机械!让印压、注浆集中到一个环节,摒弃了繁琐、低效的手工步骤。”
沈青云问道:“一步压印,同步注浆?说说看!”
田师姐描述了核心部分:“核心是一个特制的模具辊,内部自带流道和压力系统,充满高固含量的‘电力浆料’。模具表面是我们电路的凸起反形,其上密布微喷孔。”
沈青云点点头:“我看这个思路可以,至于加工精度,我们可以请两名老师傅们进行攻关,采用‘手工+精密测量+反复修磨’的土办法。这里有很多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他们甚至能凭借手感和简单的量具,把模具修配到极高的精度。人的经验,有时候能弥补设备的不足。”
他们的话,如同在沉闷的房间里打开了一扇窗。
赵老师眼睛一亮:“一体液压、注浆成型!这个思路大大降低了精度要求,也更符合我们现阶段的技术水平!虽然设备可能会复杂一些,但可行性大大提高!”
刘教授也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土洋结合’的想法很好。我同意,立即调整轧胚机设计方案!”
专项小组的方向再次明确,会议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
大家围绕着新的设计思路,激烈讨论着具体的技术细节。
散会后,吕辰和王卫国并肩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夜风微凉,吹拂着路旁新发的柳枝。
王卫国感慨道:“北大那边用高深数学逼着我们提升理论,北钢院用国产化逼着我们考虑实际,钱师姐这倒好,直接用‘土办法’解决了难题。”
吕辰笑了笑,夜色掩盖了他脸上的疲惫:“钱师姐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又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吕辰又道:“不过,我们搞工业自动化,不是为了比谁的公式更漂亮,也不是为了比谁的设备更纯粹,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提升生产力。北大、北钢院的路子,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适用场景。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这种‘实事求是、敢闯敢试’的灵活性,能够迅速将理论、技术、经验与现场条件结合起来。”
他望向远处实践基地车间依然亮着的灯火:“这场竞争,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这种百舸争流的局面,最终会推动我们整个国家的工业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而我们,能参与其中,幸甚至哉。”
王卫国重重点头,用力拍了拍吕辰的肩膀。
两人不再言语,踏着星光,融入了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