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德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脸上带着沉静的思索。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散去的人群,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窗棂。
杨厂长最后的公开支持,无疑给他加了一块重重的砝码。
但“暂时主持”的孙书记态度如何?资历更老的张副厂长会不会趁机发力?上面到底会不会空降?这些都是未知数。
实践基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断传出捷报,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他作为主要推动者,光环越来越耀眼,地位会越来越稳固。
如今他大“势”已成,但还需再加一把火,把这“势”烧得更旺,旺到让上面觉得非他李怀德不可。
他想到了全流程自动化课题。
李怀德拿起电话,接通了技术科:“喂,是我,李怀德。通知钱工、孙工,还有实践基地清华那边的赵老师以及吕辰同学,下午两点,到我办公室开个短会,碰一下项目下一步的推进计划。”
放下电话,他又去孙书记那里,汇报了一下项目进展和后续思路。
与此同时,吕辰和王卫国等兄弟,也随着人流回到了实践基地。
基地里依旧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模型验证工作越来越深入,相关数据越来越丰富,问题清单上的内容越来越少。
再加上从火车站获得的物资支持,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关键部件试制正在全力推进。
精仪系的师兄们在调试新到货的光栅尺,电机系的同学们在庞大的继电器控制柜前布线,吴国华等人则伏案在巨大的图纸上,完善着那“掐丝珐琅”式强电电路板的设计图。
“杨厂长这一走,厂里怕是要有一番暗流涌动了。”王卫国脱下棉手套,哈着热气说道。
他经历过部队,对人事变动带来的微妙变化更为敏感。
“嗯,”吕辰点点头,拿起一块油石打磨着金属零件,“不过,这对我们项目而言,却未必是坏事。”
汪传志凑过来,用手指了指天,压低声音:“辰子,你是说……李厂长会?”
吕辰放下零件,答非所问道:“李厂长对我们的支持大家都看在眼里,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为我们扫清了一切障碍。所以,咱们这个项目要尽快出成绩,出大成绩。”
顿了顿,又意味深长的道:“我们的研发环境,可能会进入一个‘黄金时期’了。”
李卫国点头补充:“打铁还需本身硬,咱们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只要让大家都看到咱们的成事,看到们的成果,无论领导是谁,都会支持我们!”
陈志国憨厚地笑了笑:“那咱就甩开膀子干呗!”
任长空也小声附和:“中!”
吕辰笑了笑:“没错,甩开膀子干!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扎稳打。下午李厂长叫开会,估计就是要催进度了。我得好好把我们目前各子系统的完成度、遇到的难点、需要的支持,都梳理一下,到时候好好汇报。”
下午的会议,果然如吕辰所料,李怀德开门见山,强调了项目在当前时期的特殊重要性,要求技术科和实践基地紧密配合,打破常规,加快进度。
与会众人表示会全力配合。
会议的效率极高,一系列之前可能需要扯皮几天的问题,当场就拍板定了方案。
李怀德的支持力度一如既往,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断力。
散会后,李怀德特意留下了吕辰。
“小吕兄弟,”李怀德递给吕辰一杯热茶,语气带着几分推心置腹,“老哥我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杨厂长高升,留下了机会,也留下了压力。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呢!能不能顺利接任,确保咱们的‘厂校合作’走得更高更远,哥哥我这心里啊,实在是有些没底!”
吕辰却慢条斯理地吹了吹茶杯里的浮叶,呷了一口,放下茶杯,目光平静的看着李怀德。
“李哥,”吕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您现在的处境,我明白。但您有没有想过,杨厂长为什么能高升?仅仅是因为密云基地的蔬菜长得好,或者我们那个分拣码垛系统效率高吗?”
李怀德微微一怔,下意识地回答:“当然是政绩突出,能力得到了上面认可……”
“是,但也不全是。”吕辰身体前倾,仿佛在陈述一个核心机密,“李哥,杨厂长高升,最关键的是,他踩准了,并且成功地诠释了当前国家最需要、最提倡的‘政治路线’。”
他顿了顿,让这个词在李怀德心中沉淀一下,才继续道:“‘工农联盟’是立国之基,‘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是打破桎梏、推动建设的重要方针。密云基地是‘工农联盟’的鲜活样板;清华大学与轧钢厂的合作是‘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产学研一体’最前沿、最高效的实践!这不仅仅是技术革新,这本身就是一项政治任务,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展示首都工业建设新成就的政治工程!”
李怀德屏住呼吸,眼神锐利了起来。
他工作多年,对政治风向并不陌生,再经吕辰这一点拨,视野陡然开阔。
吕辰趁热打铁:“上面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能完成生产任务的厂长,更需要的,是一个能深刻理解并坚决执行这条‘政治路线’的带头人。杨厂长走了,但他留下的这条路,这条已经被证明是正确、且被上级高度认可的路,需要有人接着走下去,而且要走得更好、更稳、更响!”
他语气加重:“李哥,您现在不是简单地在竞争一个厂长职位。您是在竞争成为这条‘政治路线’在红星轧钢厂的继承人和代言人!您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厂内的张副厂长,还是可能空降的某位领导,他们在技术、资历上或许各有优势,但在这个最关键的政治站位上,他们谁有您这样的根基和成绩?”
“您想想,”吕辰轻点茶几,“‘红星轧钢厂-白杨村’模式是谁亲自抓的?密云基地是谁具体推动的?‘工农学’合作是谁主导的?”
吕辰提高声音:“您再想想‘实践基地’是谁亲自主持,‘厂校合作’这块金字招牌,现在和谁的名字绑得最紧?即将改变轧钢厂乃至行业面貌的全流程自动化项目,又是谁在一线全力推动?”
吕辰肯定道:“是您,李怀德副厂长!这一点,上面看得清清楚楚。在这个时候,如果换一个不熟悉情况、或者对这条路线理解不深的人来接手,万一项目受阻,合作降温,那岂不是否定了杨厂长之前的成绩,也否定了上级认可的这条发展道路?这个责任,上面谁会愿意承担?”
李怀德的眼睛越来越亮,吕辰的话如同拨云见日,将他眼前的迷雾一扫而空。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争权,而是在扞卫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肩头瞬间充满了使命感和正当性。
吕辰最后给出了定心丸的核心:“所以,李哥,您现在要做的,不是去四处活动,也不是焦虑于对手的动作。咱们‘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您只需要做一件事,集中全部精力,深挖‘实践基的’,把‘厂校合作’搞得更加轰轰烈烈,成果出的更快、更扎实! 要用源源不断的捷报,向上面证明,您李怀德不仅是这条路线最坚定的执行者,更是唯一能把这面旗帜扛得更高、走得更远的人!”
“项目成功之日,就是您履新厂长之时。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人事任命,而是对一条被实践证明成功的政治路线的延续和肯定。上面需要您这样一个标杆,一个榜样。您的位置,是大势所趋,是这条政治路线发展的必然结果,无人可以替代。”
吕辰身体后靠,语气恢复平和:“因此,您大可把心放进肚子里。您现在占着的,是政治上的‘大势’和‘名分’。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势’转化为谁也无法忽视的‘实’。到时候,就不是您去求位置,而是位置非您莫属了。”
听完这番话,李怀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的细微褶皱都被熨平了。
他嘴里琢磨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八个字,只感觉越来越有味道。
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小吕兄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透彻!太透彻了!你这么一说,哥哥我这心里,真是豁然开朗,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他对吕辰郑重说道:“没错!就是这么个理儿!哥哥我差点钻了牛角尖,光想着争权那点事了。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一切资源,优先保障项目!所有精力,聚焦攻坚克难!我就钉死在这条路上,做出个样子给所有人看看!”
这一刻,李怀德吃的不仅是一颗定心丸,更是一颗凝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的“政治金丹”。
他不再忐忑于未知的变数,而是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阳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