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门见山的话,消解了不少距离感。
同学们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
“我知道,大家现在正处在初三最关键、也最紧张的阶段,面临着中考这个人生的第一个重要关口。压力肯定不小。”吕辰语气诚恳。
“所以,今天我不想讲什么空洞的大道理,也不想过多重复《亮剑》书里的情节。我想尝试用一点不一样的思路,把我这段时间在工厂搞自动化项目的一些体会,和‘备考’这件事结合起来,和大家分享一套或许可以称之为‘工程师式’的备考策略。我把今天的分享主题,定为《从‘亮剑’到‘亮剑’——谈谈备考这场战役怎么打》。”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亮剑”,并解释了其不同的含义。
新颖的提法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首先,我们来说说第一个‘亮剑’,也就是心态。”吕辰开始了他的第一模块,“我们在红星轧钢厂调试自动分拣系统时,遇到最头疼的问题不是机器不动,而是它动不动就‘发呆’‘抽风’。为什么呢?因为车间环境恶劣,电压不稳,大型设备一启动,电网就像得了心脏病;还有无处不在的电磁干扰,像无形的幽灵,干扰着控制信号。”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我们的系统,就像大家现在的学习状态。外界的一次模考失利、老师的一句批评、同学间的一点摩擦,甚至父母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都像是现实里的‘电压波动’和‘电磁干扰’。它们会冲击你的情绪,打乱你的节奏。”
“那怎么办?我们在系统里加装了‘稳压器’和‘滤波器’,建立了可靠的‘接地’和‘屏蔽’。”他话锋一转,指向同学们,“你们也需要给自己的心态系统,设计这样的‘抗干扰装置’!什么是你的‘心理稳压器’?就是你清晰且坚定的目标——我要考上理想的高中!围绕这个目标制定的、稳定的每日复习计划,就是你稳定输出的‘电压’。只要计划在执行,进度在推进,就不要因为一次分数起伏而过度焦虑,那只是正常的‘波动’。”
“什么是你的‘目标屏蔽层’?”他继续道,“就是聚焦于自身的成长,不盲目与他人比较,不被他人的言论轻易左右。记住,你的战场是你自己的试卷,你的敌人是你自己知识体系里的漏洞,而不是你隔壁座位的同学。学会忽略那些消耗你精力的杂音,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本身上。”
他举了个工厂里如何通过物理隔离和信号屏蔽解决干扰的例子,生动形象。
不少同学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对这种将抽象心态问题“技术化”的比喻感到新奇且受启发。
“解决了心态的稳定性,我们来看第二个核心——知识体系。”吕辰进入了第二模块,“一个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之所以能精准运行,靠的是两张‘图’:机械结构图和电气控制逻辑图。前者告诉我们每个零件在哪,如何连接;后者告诉我们信号怎么传递,动作如何触发。”
“你们的备考,同样需要画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图’和‘逻辑关系图’。”他强调,“不要满足于会做某一道题。比如数学,你能不能把初中三年的知识点,梳理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函数和方程什么关系?几何证明常用的辅助线思路有哪些‘公理’或‘定理’作为支撑?这叫知识的‘结构化’。”
“同时,工业设计里讲究‘冗余备份’。关键的控制信号,我们会有备用线路;重要的承重结构,会有安全系数。”他引申道,“你们的学习也一样。对于核心知识点、经典的作文素材、重要的解题方法,不能只有‘一条路’。要多准备几种理解的角度、几种解题的路径、几种论证的思路。这就叫知识的‘冗余备份’。确保在考场上,即使一条路暂时走不通,你还有其他‘备用路径’可以调用,不至于一筹莫展。”
他拿起雨水的数学课本,随手翻到一页,就以一个几何定理为例,演示了如何从不同角度理解它,以及它在不同题型中的应用,展现了什么叫“结构化”和“多思路”。
台下不少同学,尤其是数学较好的男生,眼睛发亮,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好,假设我们现在心态稳定,知识体系也结构清晰、准备充足,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吕辰抛出了第三个问题,“我们在工厂最后的系统联调中,最折磨人的不是那些明显的问题,而是那些时有时无的‘故障’。系统运行九十九次都完美,偏偏第一百次在关键时刻卡壳。”
他看到台下很多同学露出了深有同感的表情。
“这像不像你们考试时的‘粗心’?”吕辰点破了大家的共鸣点,“这道题明明会做,考场上却算错了数、看错了符号、写错了公式。事后一看,捶胸顿足,归结于‘粗心大意’。”
“但在工程师眼里,‘粗心’不是借口,它是一个必须被分析和消灭的‘故障’!”吕辰语气变得严肃,“我们怎么做的?我们使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把每一次偶发故障,都当作树顶的事件,然后层层向下推导所有可能的原因,设计实验去复现、去验证。”
“你们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方法!”他鼓励道,“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次的‘粗心’都记录下来,然后分析根源:是概念理解有细微偏差?是计算过程中习惯性跳步?是审题时忽略了关键条件?还是时间分配不当导致匆忙出错?找到最根本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比如,如果是计算跳步,就强制自己每一步都写清楚;如果是审题不清,就练习圈画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些飘忽不定的‘故障’一个个揪出来消灭掉。中考比的往往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把自己系统里的‘问题’修复得更彻底!”
这番从工厂实践中提炼出的“反粗心”方法论,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耳目一新。
就连班主任张老师都忍不住拿起笔开始记录。
分享完三大核心“技术”后,吕辰感觉火候已到,是时候回归主题,精神升华了。
“刚才,我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关于心态,关于知识,关于细节。”他声音放缓,“大家可能发现了,这些方法,无论是抗干扰、结构化,还是故障分析,都需要一种内在的力量来驱动和执行。这种力量,就是平日里一点一滴、扎扎实实的积累和磨砺——也就是‘磨剑’的过程。”
他再次指向黑板上的第二个“亮剑”:“只有当你的剑,也就是你的知识、你的方法、你的心态,在刻苦磨砺中变得足够锋利、足够坚韧,你才能在面对中考时,有底气、有魄力地‘亮剑’!那种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的自信,那种在关键时刻敢于决断、放手一搏的胆识,这才是‘亮剑精神’在考场上最生动的体现。希望你们每个人,在不久的考场上,都能沉着冷静、敢于‘亮剑’并最终克敌制胜!”
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爆发开来。
吕辰目光转向坐在台下,脸颊泛红的雨水,眼神里充满了骄傲。
“在结束今天的分享之前,”吕辰的声音带着真挚的情感,“我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要说。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些体会,最想感谢的是我的表妹,何雨水同学。”
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雨水身上。
雨水猝不及防,脸一下子红透了,下意识地想低下头,却又努力保持着镇定,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
“在我和她的哥哥眼里,雨水曾经是一个需要我们用尽全力去保护的小妹妹。”吕辰动情地说,“但是,这些年,我们亲眼看着她,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和坚韧,一点点地成长。她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认真地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个难题。她从不止步于困难,也从不炫耀自己的进步。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什么是不屈不挠,什么是积极的‘亮剑精神’。她今天能坐在这里,和各位优秀的同学一起为理想奋斗,本身就是她‘亮剑’成功的最好证明。”
他看着雨水,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雨水,表哥为你感到骄傲。”
教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再次响起了掌声,这次更多是送给何雨水本人的。
那目光里,不再是单纯对她有一个“厉害表哥”的羡慕,而是对她本人努力和品质的认可与敬佩。
雨水坐在那里,感觉眼眶有些发热,心里被一股巨大的暖流充盈着,鼓胀胀的。
她从未在集体中受到过如此集中而真诚的瞩目。
表哥把她的成长和“亮剑精神”联系在一起,给了她一份属于她自己的荣誉。
分享会结束后,许多同学还意犹未尽,围上来向吕辰请教具体问题。
吕辰耐心地一一解答。
张老师和王老师也激动地握住吕辰的手,连声道谢,说这次分享远超预期,不仅仅是励志,更是授人以渔,给同学们提供了一套宝贵的方法论。
雨水则被几个要好的同学围住,叽叽喳喳地说着。
“雨水,你表哥太厉害了!讲得真好!”
“是啊,感觉一下子就知道该怎么复习了!”
“你表哥对你真好!真羡慕你!”
雨水笑着回应着,心里那份满足和自豪,几乎要满溢出来。
推着自行车,和雨水并肩走在放学的人流中。
“表哥,谢谢你。”雨水轻声说,语气里充满了感激和依赖。
吕辰侧头看着她,笑道:“谢什么?是我该谢谢你,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把工程师的思路用在备考上,我觉得也挺有意思。”
他顿了顿:“雨水,你长大了。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像今天这样,有自己的判断,也要相信表哥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嗯!”雨水用力点头,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迈向未来的勇气。
对小雨水来说,今天的分析,无疑是表哥送给她初三生涯最珍贵的一份礼物——不仅仅是她在同学面前的“面子”,更是表哥对她所处人生阶段的深刻理解、对她个人成长的全力肯定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