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一份工资(2 / 2)

吕辰和兄弟们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笑意。

刚刚还在讨论下馆子,这宴请就来了。

看来这个周末,他们的肠胃注定要迎来一场盛宴了。

“大茂哥,你这太客气了。”吕辰代表大家笑道,“明天中午是吧?行,我们肯定到!”

“够意思!”许大茂一拍大腿,“那咱们可说定了!明天中午,峨眉酒家,不见不散!”

第二天上午,六人依旧准时来到库房,利用上午的时间,继续完善仓库管理系统的货位编码方案,并检查了已加工部件的进度。

快到十点时,大家收拾好工具图纸,洗漱整理一番,便骑着那六辆引人注目的自行车,浩浩荡荡地驶向峨眉酒家。

到了酒楼,报上许大茂的名字,服务员将他们引到一个雅致的包间。

许大茂、林小燕和许小玲已经等在里面了。

桌上摆着瓜子花生,沏好了茶水。

“来来来,兄弟们快请坐!”许大茂连忙起身招呼。

林小燕也笑着招呼大家,她今天穿了一件淡蓝色的衬衫,显得干练又精神。

许小玲则乖巧地帮着倒茶。

不一会儿,何雨柱、陈雪茹也带着小雨水到了。

小雨水一进来,就高兴地跑到许小玲身边,两个小姑娘头挨着头,叽叽喳喳地聊起了学校里的趣事,银铃般的笑声给包间增添了许多生气。

何雨柱和许大茂一照面,习惯性地就开始互怼。

“哟,茂爷,今儿个可真够破费的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何雨柱揶揄道。

“柱爷,您这话说的,”许大茂如今结婚后,在何雨柱面前底气似乎足了些,“哥们儿我什么时候小气过?请兄弟们和嫂子吃饭,那不是应该的嘛!”

“得嘞,那我今天可得多吃点,好好检验检验你这诚意。”何雨柱大马金刀地坐下。

另一边,林小燕和陈雪茹也寒暄起来。

陈雪茹穿着自己设计的藕荷色连衣裙,气质优雅;林小燕则是利落的列宁装,英气勃勃。

两个都是精明能干的女人,虽然领域不同,但很快便找到了共同话题,聊起了市场上的布料供应、家里的开销安排等家长里短,言谈间透着各自的生活智慧。

林小燕显然对95号院的情况已经摸得很透,闲聊中随口点评道:“我们院那几位大爷,易师傅呢,喜欢端着,凡事爱讲个‘道理’,就是他那道理有时候是自己琢磨的;刘师傅官瘾不小,可惜本事撑不起架子;阎老师算盘珠子打得精,就是有时候算得太明白,反而失了人情。至于贾家那位张婆婆……”

她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这时许大茂插话进来,带着几分炫耀的语气说道:“嘿!提起贾张氏,你们是没看见,前两天我们家小燕可是跟她过了一招,那叫一个漂亮!”

原来,许大茂前阵子从乡下放电影回来,带回来一串老乡送的干蘑菇。

贾张氏看见了眼红,又习惯性地阴阳怪气,说许大茂是“坏种”,“下去放电影肯定没少占乡亲们便宜,吃拿卡要”。话里话外暗示许大茂作风有问题。

要是以前,许大茂可能就跟她吵吵两句,或者吃个闷亏。

没想到这次,没等许大茂开口,林小燕直接站了出来。

她没吵也没骂,而是盯着贾张氏,语气平静却很有力量:“张大婶,您这话得有根据。许大茂这次下乡放电影,是厂里派的任务,每一场都有记录,招待也都是按标准来的。您要是有证据证明他吃了拿了卡了要了,您现在就去厂保卫处举报,我们绝无二话。要是没证据,您这就是污蔑工人阶级同志,破坏邻里团结,这责任您担得起吗?”

一番话,有理有据,直接把贾张氏噎在了那里。

易中海见状又想出来打圆场,祭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道德大棒。

林小燕却不吃这套,直接反问:“易师傅,您是我们院的一大爷,主持公道是应该的。张大婶无凭无据污蔑我爱人,这不是破坏团结是什么?难道因为她年纪大,就可以随便冤枉人?那以后院里谁还敢积极工作,谁还敢跟邻居来往?”

最终,易中海也被问得哑口无言,贾张氏气得干瞪眼,这场风波以林小燕的完胜告终,灰溜溜地回了家。

听着许大茂绘声绘色的描述,大家都觉得好笑又解气,同时对95号院这些“奇葩”邻居们的“事迹”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好家伙,这比戏文里还精彩!”汪传志听得津津有味,“柱子哥,你们以前住那儿,日子可真够热闹的!”

王卫国也笑道:“看来这四合院里,人情世故也是一门学问啊。”

连吴国华都难得地评价了一句:“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可见一斑。”

任长空和陈志国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也满是好奇,仿佛发现了另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说说笑笑间,酒菜陆续上桌。

峨眉酒家大师傅和何雨柱想熟,曾是何雨柱出师宴的宾客,算是老前辈,知道何雨柱来了,还专门出来寒暄了一阵,表示要亲自出手抄几个菜。

大师傅出手就是不一样,川菜做得相当地道,宫保鸡丁、夫妻肺片、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一道道菜肴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指大动。

许大茂夫妻热情招呼,大家也不再客气,纷纷动筷。

席间,许大茂和林小燕特意举杯,再次感谢了吕辰兄弟们在婚宴时的鼎力相助,尤其是那支“清华接亲队”,给他们挣足了面子。

陈雪茹和何雨柱也代表家里,感谢兄弟们平时对吕辰的照顾,气氛融洽而热烈。

在许大茂这个活跃分子的带头下,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同学们的脸上都泛起了红晕。

酒足饭饱,看着时间还早,而且大家兴致都挺高,吕辰便提议道:“这儿离我家不算远,要不大家一起去我家那儿坐坐?喝点茶,醒醒酒,也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峨眉酒家。

七八辆自行车在前,许大茂载着林小燕,何雨柱载着陈雪茹,小雨水和许小玲也分别被吕辰和王卫国载着,大家说说笑笑地朝着吕辰家的方向骑去。

夏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他们穿行在北京的街巷,自行车清脆的铃声,青年们欢快的笑语,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夏日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