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 > 第138章 三策力助李怀德

第138章 三策力助李怀德(2 / 2)

年底职工大会,往往也是人事变动的前奏。

李怀德因白杨村蔬菜基地的成功,获得了市级表彰,风头正劲,很可能借此机会再进一步。

他决定顺势而为,投其所好,献上几条既能巩固李怀德地位,又能切实为工厂、职工乃至白杨村带来好处,同时也符合时代精神的建议。

吕辰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李主任,这次白杨村蔬菜基地的成功,您获得了‘工农结合模范个人’的荣誉,这是您高瞻远瞩、实干为民的结果,也是咱们轧钢厂的一大亮点。不过……”

他稍作停顿,吸引李怀德的全部注意力:“我觉得,这或许可以不仅仅是一个‘亮点’,而能成为一个可以长期发力、持续产出的‘发动机’。”

李怀德身体微微前倾,来了兴趣:“哦?小吕同志详细说说?”

“李主任,白杨村的成功,有其特殊性,但也有可复制性,上面已经看到这种成功,咱们得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为推广‘红星轨钢厂-白杨村’模式,添上最后一把火。”

吕辰条理清晰地说道,“首先,我建议,将‘红星轨钢厂-白杨村’系统化、模式化。咱们可以在后勤部下,正式设立一个‘工农协作科’或者‘支农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专门负责筛选、对接像白杨村这样有潜力、靠得住的农村社队。把咱们厂的技术支持、生产计划指导、产品质量要求、运输协调等等,都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这样,就不是一次性的帮扶,而是可持续的协作。不仅能稳定咱们厂的副食供应,更能将您的这项政绩,做实、做大、做成一个品牌!”

李怀德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之前更多是把白杨村当作一个解决眼前困难、顺便捞取政治资本的偶然机会,从未想过将其制度化、长期化。吕辰的点拨,让他瞬间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吕辰继续加码:“其次,我们可以撰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就写‘红星轧钢厂-白杨村工农结合保障城市副食品供应模式总结与展望’,把我们的成功经验、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尤其是数据,比如为厂里节省了多少采购资金、保障了多少职工家庭的基本需求、对农民兄弟增收的贡献,以及未来推广的计划,写得清清楚楚、洋洋洒洒。这份报告,不仅可以上报给市工业局,甚至可以争取直报市里、乃至更高级别的部门!”

他看着李怀德逐渐发光的脸,微笑道:“这不仅是您个人的政绩,更是整个红星轧钢厂在‘工农结合、厂社挂钩’方面的先进经验!一旦被上级认可,李主任,您在这个系统内的分量和话语权,可就大不一样了。到时候,主动申请成为市级、甚至部级的试点单位,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也就水到渠成了。”

李怀德呼吸都有些急促了,他仿佛已经看到报告被领导批示表扬的场景。他用力一拍大腿:“好!好主意!小吕兄弟,你这个脑子真是……太好了!这件事,我看行!非常行!”

他此刻再看吕辰,眼神已经完全变了,不再是看一个有些聪明的晚辈,而是在看一个能给他带来巨大助力的“智囊”。

“李主任先别急,还有。”吕辰微微一笑,继续抛出他的建议,“蔬菜基地是重要,但来源单一,受天气影响大。咱们还可以拓展更多务实的新项目,进一步巩固后勤保障,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新政绩。”

“比如,发展副食品加工。咱们厂区地方大,总有闲置的仓库或者边角地块。可以利用起来,建个小型的副食品加工厂。比如,制作酱菜、咸菜、泡菜,现在白菜萝卜多,正好是时候;还可以做粉条、豆腐,甚至可以利用食堂的泔水养猪、养鸡。这些东西,技术不难,投资不大,但见效快,能极大丰富职工的福利品,缓解市场供应压力。这完全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精神的体现,政治绝对正确,而且职工们能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肯定会念您的好,这对您在厂里的威望,大有裨益。”

李怀德连连点头,兴奋地在办公室里踱起步子:“对对对!酱菜厂!豆腐坊!养猪场!这个好!贴近生活,职工肯定欢迎!还能解决指家属工就业问题!太好了!”

吕辰最后抛出一个更具远见的建议,语气也变得更加郑重:“李主任,除了‘吃’的问题,我还想到一点,或许您也可以关注一下。就是安全生产和职工劳保。”

他斟酌着用词:“咱们轧钢厂是重工业单位,高温、高压、高速运转的设备多,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我听说,只是听说啊,个别车间好像存在一些工件堆放不规范、操作流程不够严格的小问题。当然,这主要是生产和技术部门负责。但后勤保障方面,其实也可以有所作为。”

“比如,您可以推动一下,联系更好的劳保厂,为那些高温、高危岗位的职工,争取更结实耐磨的工作服、更耐油防滑的手套、防护效果更好的眼镜面具等。在节假日,除了发吃的,也可以考虑组织分配一些更实用的福利,比如优质的取暖煤、特供的劳保用品等。这些小细节,花不了太多钱,却能实实在在体现组织对工人的关怀,更能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万一,我是说万一将来哪里出了点小事故,如果咱们后勤的劳保保障是到位的,那您的责任也能轻很多不是?甚至还能落个‘有远见、负责任’的名声。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的。”

吕辰这番话,说得极其委婉,但核心意思很明确,将安全生产的部分责任和注意力,巧妙地引到后勤保障上,既规避了直接插手生产管理的忌讳,又能让李怀德提前布局,规避未来可能的风险,甚至还能从中获取“关心职工”的好名声。这恰好击中了李怀德这类干部“求稳、求进、避责”的心理。

李怀德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吕辰,眼神里充满了惊叹和折服。

他彻底明白了,吕辰今天来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讨论何雨柱的职务问题。

这番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既务实又高瞻远瞩的建议,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些建议,没有一个涉及凶险的政治斗争,全都是围绕如何把后勤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出彩,如何通过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来稳固和提升自己的地位。

这正是李怀德这个位置、这个阶段的干部最需要、最实用的策略!

“小吕兄弟!”李怀德大步走回来,用力握住吕辰的手,语气无比诚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的!你这些建议,太好了!太及时了!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老哥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他此刻已经完全将吕辰视作了可以平等对话、甚至需要仰仗的“自己人”和“智囊”,语气里的亲近和倚重毫不掩饰。

吕辰谦逊地笑道:“李主任言重了。我也是轧钢厂的子弟,盼着厂子好,盼着您这样能干实事的领导能更进一步,这样才能带领咱们厂、带领工人老大哥们把日子过得更好。我只是提供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具体如何操作,还得靠您这位掌舵人来运筹帷幄。”

“哈哈,好!好!”李怀德用力拍着吕辰的肩膀,心情极好,“你放心!你这些话,我记在心里了!咱们一步一步来!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厂里找我!或者让何老弟带话也行!”

他又看向何雨柱:“柱子,你有个好表弟啊!以后多跟小吕学着点!”

何雨柱与有荣焉地憨笑着点头。

吕辰今天这番“献策”,不仅为表哥避免了不适应的岗位,更成功地在李怀德这条线上打下了更深的楔子,为自家,也为白杨村,谋取了一个在未来可能风雨飘摇的年代里,更为稳固可靠的保护伞。

而这一切,都隐藏在务实工作、发展生产、关心职工的光鲜外衣之下,符合时代的旋律,无人能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