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急令(2 / 2)

四千块!还有那么多极其难得的全国粮票和肉票!郝伯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这甚至能让他们一家子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过得宽裕体面!他激动得嘴唇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拼命地点头。

“好!那就这么定了!”吕辰果断道,“钱和票我现在就带了一部分,剩下的明天一早我想办法凑齐给您送去。现在,最关键的是怎么把东西运出来!”

他沉吟片刻,问道:“郝师傅,你哪天上夜班?”

“今晚就是”

吕辰想了一下,快速布置:“那就在今晚十点,您利用夜班巡逻的间隙,分批次,尽量轻手轻脚,把藏好的东西搬到厂区西墙根那个废弃的排水口旁边。那里偏僻,晚上没人去。我就在墙外接应。记住,动作一定要快,但要轻!千万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我们只有今晚这一次机会!”

“好!好!我明白!我知道那个地方!我这就去!这就去!”郝伯仁像是被注入了无穷的力气,用袖子狠狠擦了一把脸,转身就要往厂里跑。

“郝师傅!”吕辰又叫住他,郑重叮嘱,“安全第一!万一,我是说万一遇到情况,宁肯放弃东西,也要保证您自己的安全!东西没了还能再找,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郝伯仁重重点头,身影迅速消失在工厂侧门的阴影里。

吕辰回到家,和家人吃了晚饭。

晚上十点,他绕到第二造纸厂西墙外。

这里荒草丛生,堆放了一些废弃的建筑材料,几乎无人踏足。那个废弃的排水口不大,仅容一人弯腰通过,且被枯草半掩着。

吕辰找了个隐蔽的位置藏好,屏息凝神,将意识沉入空间,确保随时可以瞬间收取物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寒风刮过枯草,发出呜呜的声响,偶尔传来远处街道模糊的车铃声,更衬得此地一片死寂。

吕辰的心跳声在寂静中被无限放大,每一次等待都显得无比漫长。

他紧张地注视着墙内的动静,耳朵捕捉着任何一丝异常的声响。

不知过了多久,墙内终于传来极其细微的窸窣声,以及压抑的喘息。接着,一包用油布和麻绳捆扎得严严实实的物件,从排水口被小心翼翼地推了出来。

吕辰立刻上前,手一触碰,那包东西瞬间消失在原地,被他收入空间。

紧接着,是第二包,第三包,郝伯仁的身影在墙内一闪即逝,每一次出现都带来一包或大或小的“货物”。

整个过程,两人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和物品摩擦的细微声响,在寒冷的冬夜里构成一场无声而又惊心动魄的接力。

吕辰能感觉到,收入的物品中有成函的线装书,有零散的册页,有柔软卷起的卷轴,还有沉重如砖的拓片包。

就在交接了十多包之后,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模糊的说话声和手电筒的光晃!

墙内的郝伯仁动作猛地一僵,瞬间缩回阴影里,大气不敢出。

吕辰也立刻伏低身体,心脏几乎跳到了嗓子眼。他紧紧盯着光线传来的方向,手心里全是冷汗。

那说话声和灯光在远处停留了片刻,似乎是夜间巡逻的护厂队,但并未朝这个偏僻的角落走来,很快便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黑暗中。

墙内外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都能听到对方如释重负的喘息。

危机解除,交接继续。郝伯仁的动作更快了几分。

终于,当最后一包薄薄的、似乎是一些散页册页的东西被递出来之后,墙内传来郝伯仁极度疲惫却又带着解脱的气声:“没了…全在了…”

吕辰将最后这包东西收入空间,低声道:“好!郝师傅,你快回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明天老地方,我给你送剩下的钱和票!”

“哎…哎…”郝伯仁的声音带着虚脱感,脚步声踉跄着远去了。

吕辰又在原地隐蔽了许久,确认四周再无任何动静后,才迅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寒冷的夜风中走了很远,绕了好几个圈子,直到彻底平复了剧烈的心跳,才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小院,轻轻推卧室房门,然后,他躺到床上,意识沉入农场空间。

打开哪些包裹,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纲目》、《永乐大典》散页、《柳河东集》宋刻残页、《九成宫醴泉铭》旧拓片,每一件放在后世都足以引起轰动。

而最吸引他注意的,是几大包特意用干净厚布仔细包裹的书籍。

他小心地“打开”其中一包,里面是几十册手抄本,纸张新旧不一,笔迹各异。

最上面一册的扉页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济生堂陈敏之医案实录·卷三》。公小儿痘疹诊籍》……

吕辰的意识轻轻抚过这些泛黄的纸页,仿佛能感受到数百年来,一代代陈姓医者伏案疾书、凝神号脉、苦心孤诣的温度。

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医传承史,是一个家族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结晶,更是无数病患得以康复的希望所在。

今夜,他救下的不仅仅是“古董”,更是一段险些被彻底斩断的文化血脉和医道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