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 吕辰一愣,这太出乎意料了,他从来没想过要上学,他一个后世的大学生,农家乐老板,上什么学,太搞笑了好不好。
“对!上学!” 刘干事声音提高了几分,“吕辰同志,你是烈属子弟!国家照顾你们,给你家挂了光荣牌!你父亲是为革命牺牲的英雄!组织上培养你,让你写出《亮剑》这样的好书,是希望你能继承父志,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不是让你拿着稿费胡作非为,当什么‘金爷’,买一堆破烂在家躺着晒太阳、逗猫溜狗的!”
他越说越气,手指几乎要点到吕辰鼻子上:“你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年纪轻轻,大好时光,就准备这么混吃等死下去?你对得起你牺牲的父亲吗?对得起组织对你的期望吗?对得起街道上关心你的邻居吗?”
郑干事推了推眼镜,打开那个磨得有些发亮的棕色公文包,动作一丝不苟,取出一份盖着两个鲜红公章的薄纸。“吕辰同志,根据区文教股掌握的情况,以及西四街道办的报告,你今年十五周岁,未完成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目前处于辍学状态,且无固定社会职业。这不符合《城市青少年义务教育暂行办法(草案)》的相关规定和精神。”
他将一份《敦促入学通知书》递到吕辰面前,手指点了点上面的公章:“这份通知,是依据政策和程序签发的,具有行政效力。请你务必在三天内,持此通知书到指定的第三中学初中部报到入学。”他的语气转缓,规劝道,“国家现在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大批有知识、有觉悟的青年投身建设的时候。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是百年大计!你年纪轻轻,又有写作的才华,《亮剑》我们都看过,写得很好!弘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说明你有思想、有潜力!”
吕辰接过那份薄薄的纸,上面白纸黑字,还盖着两个鲜红的公章,内容大意就是要求他必须在三天之内,到指定的第三中学报到入学,否则将按有关规定处理,甚至可能影响其烈属优抚待遇。
郑干事看着吕辰,惋惜道:“小吕同志啊,正因为你有这份天赋,才更应该走进学校,接受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熏陶。窝在家里,守着稿费,买那些旧物,终究是虚掷光阴,浪费了这份难得的才华!知识是进步的阶梯,是建设新国家的武器。你难道不想写出比《亮剑》更深刻、更有分量的作品吗?难道不想用你的笔,为国家、为人民做更大的贡献吗?学校里有老师引导,有同学切磋,有图书馆的知识海洋,这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他又从公文包里又拿出两本半新不旧的初中课本,语文、算术,和一个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崭新搪瓷缸子,温和道:“课本是我儿子用过的,上面有些重点笔记,或许对你有帮助。缸子是新的,算是文教股对你的一点鼓励。浪子回头金不换,组织上相信你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知识青年。”
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下来。这不再是刘干事个人的训斥,而是代表了组织的力量和时代的潮流。
赵老师这时也语重心长地开口:“小辰啊,刘干事和郑干事的话虽然严厉,但句句在理。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有天赋。但天赋需要知识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开出更灿烂的花。你看看雨水,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多开心?你难道不想学更多东西,写出比《亮剑》更好的作品吗?窝在家里,眼界终究是窄的。学校里有老师系统的教导,有同龄人可以交流,还能参加各种活动,这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刘干事紧跟着补刀,语气斩钉截铁:“吕辰,这事儿没商量!街道办已经跟三中联系好了,开学你就去报到!学籍都给你预留了!你要是敢不去,或者去了不好好学习,” 他顿了顿,眼神严厉,“你那烈属的牌子,街道就要重新考虑是不是该挂在你家门上了!还有,你表哥何雨柱的工作单位,我们也会去打招呼,让他好好监督你!”
“嘶!”虽然吕辰知道拆烈属牌,大概率是吓唬人的,但烈属身份是吕辰一家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护身符,也是他们能在街道立足、获得诸多便利的基础,万万不能马虎。而拿何雨柱的工作威胁,更是直指这个家庭的经济命脉。
吕辰知道,这次是真的躲不过去了。街道办和区文教股联手,搬出了政策、责任、荣誉甚至生存压力,他一个小小的“败家子”,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他挤出一个“幡然醒悟”和“无可奈何”交织的表情,声音带着点“委屈”和“认命”:“刘干事,郑干事,赵老师,我知道错了。之前是我糊涂,钱也花光了,人也丢大了,谢谢组织上还没放弃我,给我这个机会,我去,我去上学!”
他顿了顿,努力让自己的眼神显得“真诚”一点:“就是,我这都好几年没摸课本了,怕跟不上,也坐不住啊。” 这句“坐不住”倒是真心话。
“跟不上就努力学!坐不住也得坐!” 刘干事见他服软,语气稍微缓和,但依旧斩钉截铁,“赵老师不是在这儿吗?他是大学教授,辅导你一个初中生还不是绰绰有余?开学前这段时间,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预习功课!赵老师,这孩子就麻烦您多费心了!” 后一句是对赵老师说的。
赵老师点点头:“放心吧刘干事,小辰底子不差,就是需要收收心。我会帮他梳理一下课程,讲讲学习的方法。”
郑干事也微笑道:“这就对了嘛,吕辰同志。浪子回头金不换!组织上相信你能改过自新,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知识青年!入学手续街道办会帮你办好,你准备好书本文具,按时去报到就行。” 他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两本崭新的初中语文和算术课本,以及一个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搪瓷缸子递给吕辰。
“谢谢郑干事,谢谢刘干事,谢谢赵老师!” 吕辰接过这沉甸甸的“入学大礼包”,连连道谢,态度“诚恳”得无可挑剔。心里却在哀嚎:好日子到头了!
送走了三位“钦差大臣”,吕辰关上院门,看着手里的通知书和课本,还有搪瓷缸子,只觉得无比刺眼。
“唉!” 他郁闷地叹了口气,走回书房,把课本和缸子“哐当”一声丢在书桌上,重重地躺进藤椅里,捞起一脸不满的小咪,郁闷的道:“小咪啊,完蛋了,你哥我,要去坐牢了,一个叫学校的地方!听说那里规矩可多了,不能躺着,不能撸猫,这日子可怎么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