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战灵人 > 第287章 豆腐西施,贵妻潘氏

第287章 豆腐西施,贵妻潘氏(2 / 2)

“要说这潘盼儿真是位聪慧的女子,她从大姑姐和公婆的眼神中就看出了大家的怀疑,因此有一日全家用过了晚饭,郁潘氏收拾碗筷时佯装不小心弄脏了面纱,她一位大姑姐抢着将她的面纱扯去,想借此机会看看这弟媳妇究竟长什么样子。结果这一眼看过去,众人都是惊艳万分,原来这潘盼儿竟有一副倾国倾城之貌,当真是瓜子脸儿、樱桃口,眉如远黛,眸若明珠,皮肤白皙,唇红齿白,眉目含情,竟比那画中的仙子还灵动几分。”

老仵作讲到这里,特意停顿了一下,满意的看到众后生和捕快都露出了一副向往的样子,他嘿嘿一乐,道:“趁着众人震惊的当口,潘盼儿细声细气的解释了不肯摘面纱的原因。原来在潘盼儿小时候就生的粉琢玉砌的,她家奶奶自认为这孙女儿必定不凡,特意请高人给相面,得出的批语是这女孩儿日后定为高门贵妻,女中凤凰。然,女孩儿十六岁上有一个劫难,需得从今日起便隐藏起面容,不可向外人示之,方可平安成年。所以潘盼儿自小便戴着面纱,长久下来也就习惯了。今年潘盼儿已满了十六岁,况且在座都是自家人,所以掀开面纱也无妨。原来自己家这儿媳妇还有这等深厚福蕴!自家儿子是要考取功名的,高门贵妻,这不是昭示着独子郁桐晖日后会飞黄腾达吗?这之后,郁潘氏的公婆再也不许几位女儿说一句儿媳妇的不是,加上独子极其疼爱这新嫁娘,老两口更是将潘盼儿视为已出,如珠似宝的对待。”

“潘盼儿的五位大姑姐见偷鸡不成蚀把米,弟媳妇反而更受爹娘疼爱了,自己回家却再无立足之地,气闷的一个个甩手离开了。没过几天,郁家豆腐坊新娶的媳妇儿是贵人命的传言,就在四坊八街流传开来,大家争相到豆腐坊买豆腐、喝豆花,排队也要一睹这凤凰女的真容。潘盼儿仍旧是以轻纱遮面,言笑晏晏,落落大方的满足众人探究的眼神,手下却毫不客气的切豆腐、做豆花、收银钱,更是独创了肉汁豆干、香辣腐乳、臭豆腐乳等新鲜品种,将来人打点的是满载而归,心甘情愿掏银钱。一时间,府郡四个城区的百姓,家家餐桌上都出现了郁家的豆腐制品,郁家豆腐坊利润翻倍,名声传遍了全郡。中州郡府郡的人一提到郁家豆腐坊,必定提到传说中的高门贵妻潘盼儿,接着就谈到她那在府郡名气最大的书院上学的夫君,郁桐晖。”

“潘盼儿的夫君郁桐晖在书院读书,备考明年的科举,潘盼儿在家将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不仅免了郁桐晖的后顾之忧,还为他创造出了享誉整个中州郡的名声,就连夫子都对他青睐有加、格外看重起来。对此,郁桐晖的同窗们都十分羡慕他娶了位好娘子。”

王捕头听到老仵作讲到这里,他终于有机会插上一言:“据我所知,这十年间共三期科举考试,本郡都没有一位高中的老爷是姓郁的。莫非,这郁桐晖最后辜负了潘盼儿的期望,落榜了不成?”

听了王捕头的话,原来听故事听的津津有味的众人都不禁露出失望、难过的情绪。

老仵作不满王捕头插话,他口舌一定,艰难的咽了一口口水:“这是因为,在科考之前,郁家出了一件大事!”

“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是啊,老先生您快快讲,别让大伙儿干着急啊!”

在场的众村民纷纷追问,为郁家的这对小夫妻的遭遇深深忧心。

老仵作深深叹息一声,为在场的人答疑:“老话儿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这郁家豆腐坊的名气传遍了中州郡,就引得一些人眼红。其中碍到眼的就有一家是东城区的泰裕酒楼,他们东家叫做孙泰裕。”

有一位捕快听故事听入了神儿,他一听到这泰裕酒楼,忍不住插话:“是寿康坊的那家泰裕大酒楼吗?要说这家店,那可是黑心透了!去年我姨家老丈人在他家办了一回寿宴,菜品品相不佳不说,酒里掺杂水,要价还比别家高三成,好容易忍气吞声待寿宴办完,我姨丈自然不肯多付赏银,他家孙掌柜竟还带人堵门不许我姨丈家人离开,气得我姨丈差点派人烧了他家铺子!”

这捕快啧啧两声,连连摇头,显然极不认可这家酒楼东家的行事作风。

能在府衙衙门做捕快的,自然也是家底丰厚,在中州郡有一定的人脉。这位捕快的姨丈家想必也是有些势力和家资的,这才能够出入这种高档酒楼做寿。

要知道这泰裕大酒楼里,就算极普通的一桌席面,也抵得上普通农家一年的收入了,在场的古灵村老百姓自然是想都不敢想。

陈胜此时也住了嘴,没有吱声。

老仵作接上这捕快的话,赞同道:“哎呦,甭说是去年,就是十年前,这孙掌柜那也是个睚眦必报、心胸狭隘的性子!唉!这郁家倒霉就倒霉在,不经意间抢了泰裕大酒楼的生意份额,这孙掌柜月末一对账,怎得比平日里少了两成的收入?孙掌柜将手下人臭骂一顿,还要革月银,马上就有手下人上报,说是城南的郁家豆腐坊新出的豆干儿、豆腐乳、豆腐咸汤,都是一绝,来购买、品尝的城里百姓每日排队都有一里地,郁家豆腐坊每日收钱收到手软,自家的生意可不就受到影响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