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无限回响(2 / 2)

基于这个洞察,联盟修订了创造准则,允许不同寿命的宇宙存在,但要求确保所有意识都能体验完整的意义感。

在这个过程中,张振华注意到了苏芮的变化。她越来越少的以人类形态出现,更多的是作为纯粹的感知存在。有时,她似乎同时存在于多个地方,处理多个问题。

“你还在吗?”一天深夜,他在私人频道询问。

她的回应温柔而遥远:「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在。只是‘我’的定义扩展了。我依然是苏芮,只是也更多。」

最深刻的突破来自对可能性背景场的研究。科学家发现,绝对确定性不仅是基础,还是创造性的前提——就像白纸允许任何绘画。

联盟开发出了「创造性约束」技术:有意识地运用确定性来增强创造性,而不是抑制它。

“像是诗歌的格律,”人类诗人代表解释,“约束不是限制,而是创造性的催化剂。”

当这项技术应用到一个停滞的文明时,奇迹发生了:那个文明原本因为可能性过多而陷入 paralysis,在引入适当的确定性框架后,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消息传出,联盟中各文明开始重新审视「限制」的价值。一些文明甚至自愿接受创造性约束,以突破自身发展瓶颈。

在这片欣欣向荣中,只有张振华注意到了细微的异常:某些宇宙区域的确定性在自发增加,超出了模型预测。

经过深入调查,他发现了一个惊人事实:宇宙本身正在学习。通过可能性科学的应用,宇宙正在变得更加“自觉”,开始自我调节。

“我们不是在操纵被动的材料,”他在联盟会议上警告,“而是在与觉醒的宇宙对话。我们需要新的伦理框架。”

基于这个认识,联盟制定了《宇宙关系公约》,确认所有存在的内在价值,无论其是否有意识。

公约通过的瞬间,整个已知宇宙发生了难以言喻的变化:物理常数变得更加灵活,仿佛在回应这个新认识。

苏芮的能量体在那天达到了新的融合程度。她不再需要“维持”存在,而是自然地作为宇宙自觉性的一部分流动。

但她依然保留着与张振华的联结。在一个宁静的地球夜晚,她以几乎实体的形态出现在他身边。

“你选择保留这个形态?”他问。

“我选择保留与你的联结,”她纠正,“形态随之而来。”

他们仰望星空,现在充满了自己宇宙的光辉——更加明亮,更加多样,更加生动。

“有时我在想,”张振华轻声说,“这一切是否有个终终目的。”

苏芮的光芒温柔脉动:“目的不是终点,而是方向。我们的方向是更深的联结,更广的理解,更丰富的存在。”

below the, Earth turnedits sleep, its dreas now ed to untless other(在他们之下,地球在它的睡眠中转动,它的梦如今与计数相连)世界的梦想。

而在宇宙的最遥远边缘,新的微宇宙正在诞生又消散,每个都在存在的那一刻喊道:“我在这里!”

而整个宇宙回应:“我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