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1章 第13章 霸(覇)b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第1章 第13章 霸(覇)b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1 / 2)

霸(覇)bà,称霸。诸葛亮《草庐对》:“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注意】在古代,“霸”没有蛮横不讲理的意义。

我们来详细解读诸葛亮《草庐对》(又称《隆中对》)中“诚如是,则霸业可成”这一典故。

一、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节选):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注释:

· 已来:以来。

· 跨州连郡者:占据几个州郡的军阀。

· 挟天子而令诸侯:控制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各地诸侯。

· 争锋:争强争胜。

·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百姓归附。

· 用武之国: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 帝室之胄:皇族的后代(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 岩阻:险要的关隘。

· 内修政理:对内整顿政治。

· 箪食壶浆:用篮子盛着饭,用壶盛着浆(饮品)。形容百姓踊跃犒劳军队。

· 霸业:在这里指称霸天下的功业,即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伟业。

现代翻译:

诸葛亮回答说:“自从董卓作乱以来,天下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望低微,兵力也少,但是他最终却能打败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是因为天时有利,也是在于人的谋略。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着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直接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经了三代,地势险要,民心归附,又有贤能之士为他效力,对于他,只能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图谋夺取。荆州北面依据汉水、沔水,南面可以直达南海,东面连接吴郡、会稽,西面通向巴郡、蜀郡,这是一个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但是它的主人刘表却守不住,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您的,将军您可有这个意思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饶的天然宝库,汉高祖刘邦就是凭借这里成就了帝业。如今的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威胁着他,虽然百姓富裕,地方富足,但他却不知体恤爱惜,有智慧有才能的人都盼望能得到一位明君。将军您既然是汉室皇族的后代,信义闻名于天下,又能够广纳英雄,求贤若渴,如果能够同时占据荆州和益州,守住那些险要的关隘,西面与各戎族和好,南面安抚夷族和越族,对外与孙权缔结盟好,对内修明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中原的宛城、洛阳一带进军,将军您则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到时候,老百姓谁能不箪食壶浆地前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称霸天下、复兴汉室的大业就可以成功。”

二、典故背景

1. 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统一北方,孙权继承父兄基业稳固江东,而刘备虽有关羽、张飞等万人敌的猛将,却屡战屡败,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前途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