豝bā,母猪。《诗经·召南·驺虞》:“一发五豝。”(发:指射箭。)一说为两岁猪。
我们一起来深入解读《诗经·召南·驺虞》这首古老而意蕴深远的诗歌。
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驺虞》是《诗经·召南》中非常短小精悍的一篇,全文仅有两章,其结构和内容相似,我们以第一章为例进行解析。
· 原文:
彼茁者葭,
> 壹发五豝,
> 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
> 壹发五豵,
> 于嗟乎驺虞!
· 逐句注释与翻译:
诗句 白话翻译 深度解析
彼茁者葭 那芦苇长得多么茂盛茁壮 点明地点(水边)和时间(春夏之交,植物繁盛)。这不仅是一个场景描写,更暗示了这是野兽繁衍、生机勃勃的季节。
壹发五豝 一箭射中五头大野猪 这是全诗核心,也是争议所在。 -壹发:一次射箭。体现了射技高超,也可能指一次驱围狩猎的行动。 -五:虚指,形容数量多,并非确数。 -豝:指成年的母猪或如您所说两岁的猪,泛指大野猪。
于嗟乎驺虞! 啊!这驺虞真是仁德啊! 关键点在于“驺虞”的理解: 1. 仁兽说:驺虞是传说中一种白虎黑纹,不食生物的仁兽,被视为仁德的象征。 2. 官职说:指代掌管君王苑囿、负责狩猎的官员。
创作背景
1. 时代与地域:
这首诗属于《召南》,是流行于周初召公奭统治的南方地区(今河南、湖北一带)的民歌。当时地广人稀,草木丰茂,野兽繁多,狩猎既是获取食物的手段,也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演习和礼仪活动。
2. “春蒐”之礼:
周代有严格的狩猎制度,即“四时田猎”(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其中春季的“蒐”最为特殊,其主要目的不是杀伤,而是不合围,不掩群,专挑不孕的母兽和幼兽进行捕杀,以保护动物的繁衍,体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智慧和仁德之心。
寓意解析
对“壹发五豝”和“驺虞”的不同理解,导致了这首诗的两种核心寓意:
1. 对仁德与节制精神的赞美(主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