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18章 傲ào,“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第5章 第18章 傲ào,“傲不可长,欲不可纵”(2 / 2)

· 寓意: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果放纵不加节制,就会耗尽民力,败坏风气,最终掏空国家的根基。

【现代翻译】

(魏征说)《礼记》中讲:“骄傲的情绪不可任其滋长,享乐的欲望不可肆意放纵。”这四点,是从前的圣王能够招致福佑的原因,也是通达的贤人深以为戒的信条。

核心寓意与深刻洞见

魏征引用此句,其深意在于:

1. 揭示“创业与守成”的千古难题:他深刻地指出,许多君主在“受命之初”(创业期)都能兢兢业业,但“稍安之后”(守成期)就容易松懈堕落。其根源在于权力顶峰带来的“出言而莫己逆”(无人敢反对)的绝对权威,使得“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

2. 提出“知行终”的修为三境界:

· 知:明白道理(不难)。

· 行:付诸实践(比较难)。

· 终:坚持到底,善始善终(最难)。

魏征的整篇奏疏,就是围绕“克终”(善终)这一最难的课题展开的。

3. 确立君主的“自我克制”为最高德行:在儒家政治哲学中,统治者的个人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傲”和“欲”是德行最大的腐蚀剂,因此必须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这并非否定进取心,而是强调一种清醒、谦抑、节制的理性精神。

现实联系与论述

这句一千多年前的警言,对当今的个人、组织与社会,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 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 “傲不可长”与终身学习:在学业或事业上取得一点成绩后,是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还是保持空杯心态、持续学习?骄傲是成长之路的终点,谦逊是进化之门的钥匙。

· “欲不可纵”与理性消费: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是否被消费主义绑架?能否区分“需要”与“想要”?节制物欲,不是压抑生命,而是为了掌控生活的主导权,将精力投入到更持久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联系中。

· 对组织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启示:

· “大企业病”就是“傲”的体现:成功的企业很容易患上“大企业病”:机构臃肿、流程僵化、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傲慢无视。管理者必须时刻警惕,保持组织的敏捷与开放,如履薄冰。

· “欲不可纵”与战略定力:企业壮大后,容易产生“纵欲”——盲目多元化扩张、追逐短期暴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华为任正非强调的“拒绝机会主义”,就是一种“欲不可纵”的战略智慧,聚焦主航道,力出一孔。

· 对国家治理与全球秩序的启示:

· 大国崛起与“修昔底德陷阱”: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如何避免因实力增长而产生的战略“傲慢”?如何克制过度扩张的“欲望”?这需要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审慎的战略克制,以化解“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

· 可持续发展与“欲不可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正是“欲不可纵”最宏大的反面教材。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无不是放纵贪欲的恶果。这要求我们践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为子孙后代负责。

总结:魏征的“傲不可长,欲不可纵”,是一条穿越时空的“刹车线”。它安装在每一个掌权者、成功者和普通人的内心深处。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人生的顶峰还是组织的辉煌期,最大的危险往往不是来自外部的挑战,而是源于内部不受约束的骄傲与欲望。 真正的智慧与强大,正体现在对这六个字的时刻体察与躬身践行。

希望以上解读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句千古名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