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5章 第10章 謷áo,“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謷于民”

第5章 第10章 謷áo,“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謷于民”(1 / 2)

謷áo,诋毁。《新序·善谋》:“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謷于民。”

此处提到的“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謷于民”这句话,背后是商鞅变法前那场着名的宫廷辩论。这句话确实点出了创新者常面临的“曲高和寡”的处境。

《新序·善谋》原文选段及注释

原文:

秦孝公欲用卫鞅之言,更为严刑峻法,易古三代之制度……公孙鞅曰:“臣闻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君前定变法之虑,行之无疑,殆无顾天下之议。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负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謷于民。语曰:‘愚者晤成事,知者见未萌。’民不可与虑始,可与乐成功。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注释:

· 独知之虑:独到、超前的见解和谋划。

· 謷 (áo):原义为诋毁,这里指讽刺、嘲笑、不理解。

· 见謷于民:被普通民众(或世俗眼光)所嘲笑。

·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行动犹豫不决难以成名,做事犹豫不决难以成功。

· 愚者晤成事,知者见未萌:愚昧的人对已成功的事情也看不明白,智慧的人在事情萌芽前就能预见。

翻译:

公孙鞅说:“我听说行动犹豫不决就难以成名,做事犹豫不决就难以成功。君主您既已下定决心变法,就不要顾忌天下的议论。况且有高出常人行为的人,本来就会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也必然会遭到一般人的嘲笑。俗话说:‘愚昧的人对已成之事尚且弄不明白,智慧的人在事情萌芽前就已预见。’不可以和普通百姓谋划事业的开始,只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快乐。”

《新序》其书与作者刘向

· 《新序》简介:《新序》是西汉学者刘向 编纂的一部历史故事集。他将搜集到的春秋战国至秦汉间的史事、传说,按内容分为“杂事”、“刺奢”、“节士”、“义勇”、“善谋”等类别。编书目的是以古鉴今,通过历史故事阐发政治思想,希望君主能推行仁政、任用贤人,臣子能坚守德义、忠于国事。

· 关于刘向:刘向(约公元前77年—前6年)是西汉宗室、经学家和目录学家。他历仕汉宣、元、成三朝,目睹当时外戚、宦官专权,皇权衰落。他编撰《新序》,正是希望君主能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重振朝纲。

寓意的深层解读

商鞅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创新与世俗认知间的矛盾:

1. 超前性与孤独性:真正的创新和深谋远虑,因其突破了当时的普遍认知框架,在初期往往难被大众理解,先驱者因此常处于精神上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