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àng,一种腹大口小的盛器。《后汉书·逢萌传》:“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戴:顶着。)
《后汉书》中记载的逢萌“首戴瓦盎,哭于市”的故事,是中国古代隐士政治抗议的一个经典场景,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
原文与注释
1. 原始出处
这段故事出自南朝宋·范晔所着《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逢萌传》:
及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萌素明阴阳,知莽将败,有顷,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
2. 注释
· 首戴:头上顶着。“首”即头。
· 瓦盎: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盛器,类似瓦盆。
· 哭于市:在街市上痛哭。“市”指公众聚集的集市。
· 新乎!新乎:字面意思是“新朝啊!新朝啊!”这里的“新”直指王莽建立的“新朝”。
3. 白话翻译
等到王莽杀了自己的儿子王宇,逢萌对朋友说:“三纲(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已经断绝了!再不离开,灾祸就要降临到身上了。”他当即解下官帽,挂在洛阳东都城门上,带着家属渡海,到辽东客居。
逢萌一向精通阴阳之术,预知王莽将要败亡。不久之后,他(从辽东回到故乡),头上顶着瓦盆,在街市上痛哭,喊道:“新朝啊!新朝啊!”随后便隐藏了起来。
着作与人物介绍
《后汉书》简介
· 作者:南朝宋·范晔。
· 内容:记载东汉195年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 特色:首次设立《列女传》、《宦者传》、《文苑传》,特别是《逸民传》系统记载了隐逸人士,展现了独特的历史视角。
人物:逢萌
· 时代: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
· 身份:字子康,着名隐士。
· 生平:
· 曾任亭长,因感地位卑微而辞官赴长安求学。
· 在王莽专权时已察觉其野心,采取不合作态度。
· 王莽篡汉后,他挂冠浮海,远避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