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àn,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
我们来全面解析《史记·田叔列传》中“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这一典故。
一、 原文、注释及翻译
1. 原文
《史记·卷一百四·田叔列传第四十》中记载:
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2. 注释
· 会:恰逢,正赶上。
· 陈豨反代:陈豨在代地造反。陈豨是刘邦的部将,后被封为阳夏侯,因叛乱被杀。
· 汉七年:指汉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
· 高祖:汉高祖刘邦。
· 赵王张敖:张耳之子,张耳死后,张敖嗣位为赵王,并且是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的丈夫,即刘邦的女婿。
· 案:古代一种有足的木制托盘,用来端送食物。
· 自持案:亲自端着食案。这是一种非常谦卑、侍奉人的举动。
· 食:食物。
· 礼恭甚:礼仪非常恭敬。
· 箕踞:一种极其无礼的坐姿。古人席地而坐,标准的坐姿是双膝跪地,臀部坐在脚跟上。“箕踞”则是臀部直接坐在地上,两腿像簸箕一样向前伸开。在古代,这被视为对对方极大的轻蔑和侮辱。
3. 翻译
恰逢陈豨在代地造反,汉高祖七年,刘邦亲自率军前去征讨,途中经过赵国。赵王张敖亲自端着食案为刘邦进献食物,态度和礼仪都极为恭敬。然而,刘邦却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箕踞),并大声辱骂他。
二、 故事介绍
这个故事是“贯高谋反”事件的导火索。
背景:
张敖的父亲张耳是刘邦的旧友,张敖本人也娶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从辈分和关系上看,他们既是君臣,也是翁婿。然而,刘邦出身市井,性格傲慢,尤其喜欢在过去的部下和晚辈面前耍威风。
事件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