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第3章 第5章 啽ān,“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第3章 第5章 啽ān,“抽黄对白,啽哢飞走”(2 / 2)

· 政治挫折: 他从中央的政治新星沦为“戮人”,深刻体会了官场的炎凉和险恶。

· 对官场的观察: 在贬所,他有了更多时间冷静地观察和反思。他看到那些善于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巧宦”们平步青云,而像他这样坚守理想和原则的“拙者”却遭受打击。

· 情感的宣泄: 此文表面是“乞巧”,实则是以反语和自嘲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巨大悲愤。他并非真的想变成自己所厌恶的人,而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来揭露当时官场的虚伪风气,并坚定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立场。

五、文中寓意

“抽黄对白,啽哢飞走”八个字,极其凝练地概括了“巧宦”的两种核心能力:

1. 语言与文辞的巧伪(“抽黄对白”): 指用华而不实的言辞和文章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进行政治表演,而非用于表达真知灼见。

2. 行动与交际的钻营(“啽哢飞走”): 指像鸟一样用动听的声音(奉承话)取悦上司,像兽一样四处奔走,编织关系网,谋取私利。

这两者结合,构成了官场中“成功者”的典型画像。柳宗元的寓意在于:

· 批判精神的缺失: 当“巧”成为一种普世价值,坚守道义、直言不讳的“拙”就显得格格不入,并被边缘化。

· “拙”的价值: 文中,天神最终并未赐予他“巧”,反而肯定了他的“拙”,暗示这种坚守初心、不肯随波逐流的“拙”,恰恰是人格中最可贵、最应坚守的部分。

六、结合现实论述

柳宗元在千年前的慨叹,在今天的社会、职场乃至个人生活中,依然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1. 在职场与组织管理中:

· “啽哢飞走”型员工: 他们善于汇报,ppt做得精美绝伦(抽黄对白),在领导面前言辞动听、积极表现(啽哢),并且热衷于参加各种饭局、建立人脉(飞走)。他们可能比那些默默耕耘、专注业务的“拙者”晋升得更快。

· 对管理的启示: 一个健康的组织,需要建立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警惕“唯上不唯实”的风气。领导者应能辨别什么是真正的价值创造,什么是表面的“工作秀”,要鼓励实干精神,保护那些不善言辞但能力扎实的员工。

2. 在社交媒体与公共话语中:

· “抽黄对白”的泛滥: 今天,这种“巧”术在网络上登峰造极。大量的内容是为了“流量”而生产的“爆款”,标题惊悚、辞藻华丽、情绪饱满,但内容却空洞无物甚至歪曲事实。这正是现代的“抽黄对白”。

· “啽哢”的算法迎合: 许多创作者和网红深谙算法推荐机制,说的话、拍的内容都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啽哢),以此获得关注和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深度思考与真诚表达(“拙”)反而被淹没。

3. 在个人修养与成长上:

· 坚守“有益的拙”: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选择:是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啽哢飞走”的社交技巧,还是沉下心来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柳宗元的文章给予我们力量:不必为自己不擅长或不愿意“搞关系”而过度焦虑。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保持内心的真诚与坦荡,这种“拙”最终会积淀成谁也夺不走的真正实力和人格魅力。

· 辨别“真诚”与“巧言”: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辨别哪些是“咳唾生珠玉”式的恭维与忽悠,哪些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与批评。亲近君子,远离佞人。

总结:

柳宗元的《乞巧文》是一面穿越时空的镜子。它照见了古往今来人性中“巧”与“拙”的永恒冲突。在一个人人追求“情商”、“沟通力”、“影响力”的时代,重新品味“抽黄对白,啽哢飞走”的讽刺意味,具有警世作用。它提醒我们,在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的同时,绝不能丢失那份内心的坚守与真诚的“拙朴”。因为最终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往往不是一时的机巧,而是那份看似笨拙的、对原则和价值的持久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