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427章 星尘戍甲

第427章 星尘戍甲(1 / 2)

穿越者青林的意识在撕裂感中重组时,鼻腔先捕捉到了熟悉的气息——铁锈的味道……

穿越者青林睁开眼,视野里不是星际联盟实验室的冷白光,而是北魏孝昌三年的天空,铅灰色云层低压着,仿佛下一秒就要砸在连绵起伏的军营帐篷上。

“青先生,王爷已在中军帐外候您半柱香了。”

熟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青林回头,看见高长恭的侍卫阿忠捧着一件玄色锦袍,眼神里带着几分敬畏。这不是第一次了。

这一次,他的量子手环显示当前坐标:北纬34°46′,东经112°26′——邙山,公元564年,那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战役前夕。

青林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情绪。他知道历史走向:三天后,高长恭将率五百精骑突破北周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为金墉城解围,那一战会让“兰陵王”的名号响彻北国,也会让他胸前的铠甲染上永远洗不掉的血痕。

但作为知晓未来的“局外人”,他清楚这场胜利的代价——高长恭的威名会像一把双刃剑,最终刺穿他自己的喉咙。

“走吧。”青林接过锦袍,指尖触到布料上绣着的暗纹,那是北齐皇室特有的苍鹰图腾,针脚细密得仿佛能锁住时间的流速。

他跟着阿忠穿过军营,士兵们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好奇与敬畏。

这些眼神与第一次穿越时如出一辙,只是青林此刻的心境已截然不同。

第一次他是惊慌的“闯入者”,如今却成了带着沉重记忆的“归人”。

中军帐的门帘被掀开时,高长恭正站在沙盘前,玄色战甲反射着帐内烛火的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

他听见脚步声,回头看来,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青先生,你果然来了。”

青林愣住。他第一次穿越时,曾无意中向高长恭提过“时空流转”的概念,当时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来历,却没想到对方竟记在心里。他走到沙盘旁,看见上面插着密密麻麻的小旗,蓝色代表北周,红色代表北齐,蓝色小旗如潮水般包围着金墉城,只在邙山南侧留下一道狭窄的缺口——那是高长恭计划中的突破口,也是历史上五百精骑冲锋的路线。

“王爷可知,北周军在缺口处设了三重拒马,还埋了铁蒺藜?”青林轻声说。他记得第一次穿越时,高长恭在战后曾惋惜,若早知敌军布防,至少能减少三成伤亡。

高长恭的手指顿在沙盘上,抬眼看向青林:“先生如何得知?”

青林没有回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装置——这是他在第二次穿越前,偷偷改装的微型探测仪,能穿透地表十米,显示障碍物分布。他按下开关,淡蓝色的全息投影在沙盘上方亮起,清晰地显示出北周军的布防:拒马的位置、铁蒺藜的密度,甚至连隐藏在草丛里的弓箭手据点都一目了然。

阿忠惊呼一声,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高长恭却只是盯着投影,眼神越来越深邃。他没有追问装置的来历,只是缓缓开口:“先生是想帮我?”

“我是想帮这些士兵。”青林的目光落在沙盘上那些红色小旗上,“他们不该死在未知的陷阱里。”

高长恭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他抬手取下头盔,露出那张闻名天下的脸——不是后世传说中阴柔的俊美,而是带着英气的轮廓,眉眼间藏着军人的锐利。“先生总是这样,说着无关紧要的话,却做着最紧要的事。”他转身走到帐边,掀开一条缝隙,“你看外面的士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却愿意跟着我冲向十万敌军。你知道为什么吗?”

青林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看见士兵们正围着篝火,有人在擦拭兵器,有人在给马刷毛,脸上没有惧色,反而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期待。

“因为他们相信,跟着兰陵王,能活着回家。”高长恭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砸在青林的心上,“先生的‘奇术’或许能帮我们减少伤亡,但真正能让五百人冲破十万人的,从来不是器械,是人心。”

青林看着高长恭的侧脸,突然想起第一次穿越时的场景。那时金墉城被围,城内粮草断绝,高长恭站在城楼上,对来他带着五百人冲锋,铠甲被箭射得像筛子,却始终没有回头。

那晚,青林留在了中军帐。高长恭让他参与军事会议,将领们对这个“王爷请来的奇人”半信半疑,直到青林用探测仪指出北周军的粮草囤积地,又提出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分散敌军注意力,众人才渐渐放下成见。青林没有直接干预历史,只是将敌军的布防信息和战术漏洞一一指出,像一个拿着放大镜的旁观者,小心翼翼地修正着战役的细节。

三天后的清晨,邙山脚下弥漫着浓雾。青林站在高长恭身边,看着五百精骑整齐地排列在阵前,他们的铠甲在雾中泛着冷光,像一道沉默的铁墙。高长恭戴上了面具——那是一张狰狞的恶鬼面具,青林知道,这面具后来会成为传说的一部分,却少有人知道,面具下的脸,曾在无数个夜晚为士兵的伤亡而辗转难眠。

“先生留在此地,待我归来。”高长恭翻身上马,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一丝沙哑。

青林握紧了手中的探测仪,突然开口:“王爷,我跟你一起去。”

高长恭回头,面具上的鬼眼在雾中显得格外幽深:“战场凶险,先生不必……”

“我有能保护自己的东西。”青林抬手按下探测仪的另一个按钮,一道淡蓝色的能量护盾瞬间笼罩住他,“而且,我想亲眼看看。”

他想亲眼看看,这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男人,是如何在十万大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想亲眼看看,那些被史书一笔带过的士兵,是如何用血肉之躯筑起胜利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