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未来星空记 > 第404章 银潮越纪

第404章 银潮越纪(2 / 2)

“做生意,不能只看利润。”青林的语气坚定,“鸦片会害了中国人,这种损人利己的生意,我伍秉鉴绝不会做。”

其实青林并不知道,原主伍秉鉴是否真的拒绝过鸦片贸易。但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人,他清楚地知道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他不能因为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就纵容这种罪恶的贸易。

美国人见青林态度坚决,只好收起鸦片膏,悻悻地离开了。仆从看着他们的背影,小声说:“先生,其实很多商行都靠鸦片赚了大钱,我们要是不做,会不会……”

“不会。”青林打断他的话,“我们有茶叶和丝绸,这两种商品在欧洲和美洲供不应求,只要我们保证质量,诚信经营,就不愁没有利润。鸦片贸易虽然赚钱快,但终究是不义之财,早晚会出事。”

青林的话让仆从恍然大悟,他恭敬地说:“先生说得对,是小的目光短浅了。”

接下来的几天,青林开始仔细梳理怡和行的业务。他发现,伍秉鉴的智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除了茶叶和丝绸贸易,怡和行还涉足了航运、保险、钱庄等多个领域。在广州港,几乎所有的商船都要购买怡和行的保险,因为伍秉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商船遭遇台风、海盗的损失。

更让青林惊讶的是,伍秉鉴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检测制度。每一批出口的茶叶,都要经过三次检测,确保没有杂质;每一匹丝绸,都要检查织法和染色,确保符合外国商人的要求。正是因为这种对质量的严格把控,怡和行的商品在欧洲和美洲赢得了极高的声誉,甚至出现了“非怡和行的茶叶不买”的现象。

一天,青林正在查看账册,突然发现一笔奇怪的支出——10万两白银,用途是“救助破产洋商”。他叫来仆从,问:“这笔钱是怎么回事?”

仆从回答:“先生,去年有几个英国商人因为货物在海上丢失,赔得倾家荡产,还欠了其他商行的钱。您见他们可怜,就帮他们还了欠款,还给了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回国。”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青林不解地问。

“您说,商人之间讲究的是义气。今天我们帮了他们,日后他们东山再起,一定会记得您的恩情,这对我们怡和行的声誉也有好处。”仆从说,“而且那些商人回国后,确实在欧洲宣传您的诚信,现在很多欧洲商人都愿意和我们合作,就是因为他们相信您的人品。”

青林这才明白,伍秉鉴的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高明的商业策略。通过帮助破产的外国商人,他不仅赢得了声誉,还为怡和行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这种长远的眼光,即使在现代商业社会,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随着对怡和行的了解越来越深,青林越来越佩服伍秉鉴。他意识到,历史课本上对伍秉鉴的描述太过片面,只强调了他的财富,却忽略了他的商业智慧和格局。在那个交通和通讯都极其落后的时代,伍秉鉴竟然能建立起一个横跨全球的商业帝国,其难度远超现代的跨国公司。

然而,青林的内心也越来越焦虑。他知道,鸦片战争很快就要爆发了。这场战争不仅会摧毁广州十三行的繁荣,还会让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作为现在的“伍秉鉴”,他有能力改变历史吗?

他开始尝试寻找改变历史的方法。他派人去福建、浙江等地,劝说茶农扩大种植面积,同时改进茶叶的加工技术,希望能通过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巩固怡和行在全球茶叶市场的地位,从而增加中国的贸易顺差,减少英国对鸦片贸易的依赖。

他还开始关注西方的科技发展,派人去澳门购买西方的书籍和仪器,试图了解西方的工业革命。他发现,当时英国已经开始使用蒸汽机,而中国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工生产。这种科技上的差距,才是中国在未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然而,青林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清朝的官员们对他的做法不屑一顾,认为他是在“崇洋媚外”;而西方商人则对他的技术改进充满警惕,担心会影响他们的利益。更让青林无奈的是,他虽然拥有未来的知识,却没有改变历史的力量。他既无法说服清朝政府进行改革,也无法阻止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一天晚上,青林站在珠江边,望着远处的商船灯火,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想起了自己的实验室,想起了21世纪的高楼大厦和先进科技。如果能把现代的科技带到这个时代,或许就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可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也不知道就算回去了,又能做些什么。

“先生,天凉了,您该回房休息了。”仆从拿着一件披风走过来,披在青林身上。

青林点点头,转身往回走。就在这时,一阵剧烈的眩晕再次袭来,比上次更加强烈。他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看到的是实验室熟悉的天花板。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他手边的历史书上,书正好翻到介绍伍秉鉴的那一页。

青林猛地坐起来,摸了摸自己的身体,还是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他拿起书,仔细看着上面的文字:“伍秉鉴,广州十三行怡和行主理人,资产约2600万两白银,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债权人……”

刚才的一切,难道只是一场梦?

青林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车水马龙。他想起了珠江口的商船,想起了账册上的数字,想起了伍秉鉴的诚信和智慧。他突然意识到,不管那是不是一场梦,伍秉鉴的故事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在那个落后的时代,伍秉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诚信,建立起了一个世界级的跨国财团。而在现代社会,我们拥有更先进的科技和更广阔的平台,更应该学习伍秉鉴的商业精神,诚信经营,放眼全球,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青林抽空开始写一篇关于伍秉鉴的研究论文。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被历史忽略的商业奇才,了解广州十三行曾经的辉煌。

而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历史的车轮仍在缓缓转动。他的这次穿越,对伍秉鉴故事的传播,会有更多的人受到启发,在未来的岁月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