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意外客(1 / 2)

“北边的粮仓都查清楚了?”大胖子放下手里的茶杯,杯底在木桌上磕出闷响。

旁边站着的人赶紧弯腰:“回陛下,都查了。辽阳行省那边报上来的数字没错,今年的新麦收得好,够那边的驻军吃三年。”

陛下?穿越者青林心里咯噔一下。他偷偷扒开布帘角再看,那大胖子脸上虽然带着笑,眼神却挺吓人,不像一般人。

再看周围站着的几个,都是长袍马褂,腰间还别着弯刀,怎么看都像是古装剧里的蒙古王公。

“那就好。”大胖子点点头,手指在桌子上敲着节奏,“告诉那边的万户,别光想着屯粮,得让老百姓也有余粮。

去年冬天冻死那么多人,不是粮食不够,是没分到该得的人手里。”

站着的人赶紧应着:“臣这就去传旨。”

“等等。”大胖子叫住他,“再让人去查那些管粮仓的小吏,但凡敢克扣的,不用请示,直接扒了官服扔去挖矿。告诉他们,我铁穆耳的江山,不是靠盘剥百姓撑起来的。”

铁穆耳?青林脑子“嗡”的一声。这名字咋这么耳熟?哦对了,中学历史课本里好像提过,元朝的皇帝,忽必烈的孙子,好像叫什么成宗来着。我这是又穿越到元朝了?

正想着,就听帐篷门口有人喊:“陛下,波斯来的使者求见。”

铁穆耳皱了皱眉:“让他等着。我先跟你们说清楚今年的税赋怎么定。”他指了指桌子上摊开的一张羊皮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线条,看着像张地图,“江南那边去年遭了水灾,税得减三成。

别听那些大臣哭穷,国库虽不富裕,但也饿不死人。老百姓手里有了余钱,才会买东西,商税自然就多了,这账你们得算明白。”

旁边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人小声说:“陛下,江南是富庶之地,要是减税,怕是会影响中枢用度……”

“富庶个屁!”铁穆耳突然提高了声音,吓得青林手一抖,差点把布帘拽下来,“富庶的是那些官绅地主,不是老百姓!你去苏州府看看,多少人家租地主的田,收上来的粮食一半都得交租,再交完税,冬天只能喝稀粥!”他指着山羊胡的鼻子,“我爷爷当年打天下靠的是骑兵,可坐天下不能只靠马刀!你要是连这个都想不明白,就回家种土豆去!”

山羊胡赶紧低下头,脸都白了。铁穆耳喘了口气,又放缓了语气:“我不是说你们不用心,是得换个脑子。蒙古人骑马厉害,可治理汉地,还得学汉人的法子。就像种庄稼,你不能在水稻田里种麦子,是不是这个理?”

周围的人都点头,没人敢再说话。青林躲在布帘后面,大气都不敢喘。他以前以为皇帝都跟电视剧里似的,要么天天琢磨怎么斗妃子,要么就知道打仗杀人,没想到这铁穆耳还挺懂民生,说的话虽然糙,理倒是挺实在。

铁穆耳喝了口茶,又拿起另一张纸:“还有这事,云南那边报上来,说有土司想造反。你们怎么看?”

一个络腮胡站起来说:“陛下,直接派兵镇压!咱们的铁骑踏平他的山寨!”

“踏平?你给我出钱出粮?”铁穆耳斜了他一眼,“云南山路难走,派兵过去得多少粮草?就算打赢了,杀了土司,老百姓还得恨咱们。依我看,派个会说话的去,跟他说清楚,只要不闹事,朝廷保他的位子,还给他减税。实在不行,把他儿子接到大都来做官,又不是要他的命。”

他顿了顿,手指敲着桌子:“当年我爷爷打大理,杀了多少人?结果呢?年年都有叛乱。后来用了段氏家族当土司,反而安稳了。记住了,治理地方,就像驯马,光靠鞭子不行,还得给草料。”

青林听得入了神,不知不觉往前挪了挪。这铁穆耳看着像个粗人,没想到肚子里这么多道道。他想起历史老师说过,元朝因为民族矛盾尖锐,没多少年就亡了,可听铁穆耳这意思,他好像挺明白问题在哪儿的。

正想着,脚底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咚”的一声摔在地上。这下可好,帐篷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投了过来。

“谁在那儿?”铁穆耳的声音一下子冷了下来。

青林吓得魂都飞了,赶紧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尴尬地笑了笑:“那个……路过,走错路了,呵呵……”

几个侍卫“唰”地抽出刀,就要过来抓他。铁穆耳抬手制止了他们,眯着眼打量青林:“你这穿的是什么?唱戏的?”

青林这才想起自己的工作服有多扎眼,赶紧解释:“不是不是,我这是……我家乡的衣服,比较特别。”

“家乡在哪儿?”铁穆耳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我家乡……在很远的地方。”青林搜肠刮肚地想词,“坐马车得走好几年才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