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代表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他不仅知道,还敢用政策来反制?
这学生仔什么来路?!
李伟这番话,让原本被干万支票吸引的陈建军猛地清醒过来。
他意识到,这看似慷慨的出价背后,可能藏着更深的东西。
就在这时,谢爽立刻心领神会,迅速打开随身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陈建军:
“陈叔,您看!这是我们申请的基于您之前那项专利,申请的‘一种基于40n工艺的汽车cU芯片优化方法’专利,已经通过初审了!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技术底牌和优势!”
看到这份实实在在的、以自己原有专利为基础深挖而来的新申请专利,再对比联电那看似优厚却可能包藏祸心的收购,陈建军原本摇摆的心,瞬间定了下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斩钉截铁地对着联电代表说:
“诸位请回吧!你们的钱,我不要了!”
然后他转向李伟,眼中充满了决绝和信任:“小李!我就跟你赌这三个月!”
联电的人脸色铁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悻悻地收起支票走了。
办公室里短暂地安静了一会儿。
陈建军长舒一口气,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
他再次看向李伟时,眼神里已经充满了不同的东西。
这个看起来学生脸的年轻人,不仅有眼光、有准备,更有一种敢于正面硬刚的魄力。
这小伙子,是真有点东西!
陈建军平复了一下心情,慢慢走到办公桌旁。
从抽屉最里头,小心地拿出一张已经发黄的老照片,递给李伟和谢爽。
照片上是一位穿着旧式工作服、眼神十分坚毅的知识分子。
“这是我父亲,”陈建军的声音有点哑。
“1964年,他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配套的计算元件研发工作。”
“那时候,真的什么都没有,全靠自己从零开始摸索。”
“他临走前反复对我说:‘中国人的装备,总有一天,一定要装上中国人自己造的核心!’”
他说到这里,眼圈微微发红。
看了看车间里那些略显陈旧的设备:
“我守着这个厂子咬牙坚持这么多年,就是忘不了父亲的这句话。”
“做低端芯片是为了活下去。”
“但我心里,从来没放弃过做高水平芯片的念头。”
陈建军内心:这小伙子这么年轻,能懂这种老一辈的执念吗…
李伟安静地听完。
过了一会儿,他拿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递给陈建军看。
画面是九三阅兵的盛大场面。
镜头拉近,聚焦在长剑般的东风-21d导弹上。
李伟的声音低沉:
“陈叔,您看。”
“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大国长剑。”
“但您可能不知道,它上面的一些关键制导芯片,至今还不得不依赖进口。”
他顿了顿,目光认真地看着陈建军:
“如果我们这次能先把车规级的cU芯片真正做好、做稳定了。”
“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就有机会、有底气,去冲击这些更高要求的领域。”
“让咱们自己的装备,真正装上一颗强大的‘中国芯’?”
陈建军内心一震:
这小子不光有眼光,还懂得以小博大、分步走的策略…
连军工领域的芯片需求都知道?
陈建军听着,眼眶一下子湿了。
他猛地伸出手,紧紧握住李伟的手,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小李!啥也别说了!”
“我这条老命,从今天起,就彻底交给你这‘中国芯’了!”
“我们一起,干出个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