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矩阵的轰鸣声,在“听雨阁”基地的山洞内,已经带上了一种令人心碎的、如同老牛拉破车般的滞涩感。那原本稳定磅礴的能量流动,此刻变得断断续续,连接计算单元的“青帝”能量导管,其内部流淌的绿光也明显黯淡了许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主控室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能量储备监控屏上,那刺目的红色数字已经跳到了 “7.3%” ,并且仍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而坚定地下降。而与之形成残酷对比的,是主屏幕上那仿佛被胶水黏住的金色进度条——83%。
“博士……按照当前能耗,我们最多还能维持……四小时十七分钟。”能源监控员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绝望,“之后,将触发强制休眠。”
四小时十七分钟,面对剩下百分之十七的、最复杂坚硬的数据核心。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艾文博士站在控制台前,背影僵硬得像一座石雕。连日来的不眠不休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让他原本清隽的脸庞消瘦了一圈,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吓人,嘴唇也因为缺水而起了皮。他身上那件“正在通信,勿扰,除非‘灯塔’回话”的文化衫,此刻更像是一种无情的嘲讽。
他能感觉到身后所有团队成员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充满了期待、焦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他是这里的定海神针,他不能倒下,更不能表现出丝毫的慌乱。
“老艾……”老鬼凑了过来,声音难得的低沉,没有了往日的插科打诨,“苏总那边已经在玩命搞‘釜底抽薪’了,咱们这儿……真就没别的招了?要不……咱们偷偷把算力降一点点?就一点点?说不定也能磨过去呢?”
艾文缓缓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不行,老鬼。数据包核心层的防御机制是动态的,算力不足不仅无法破解,反而可能被其视为‘低权限试探’,触发更深层的加密锁,甚至……数据自毁程序。我们之前破解外层时,已经侦测到类似的反制逻辑了。”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一张张疲惫而紧张的脸:“我们现在,就像在走一根悬在万丈深渊上的钢丝,速度不能慢,力道不能轻,任何一点偏差,都是万劫不复。”
绝望的气氛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淹没主控室。
就在这时,一个负责算法优化的年轻女研究员,顶着巨大的黑眼圈,怯生生地举起了手:“博士……或许……我们可以在不降低总算力的前提下,尝试……优化一下算法本身的‘能耗比’?”
艾文猛地看向她:“说具体点!”
“我……我这两天一直在分析数据包的能量签名和解密过程的能量消耗曲线,”女研究员受到鼓励,语速快了些,“我发现,矩阵在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混沌加密结构时,能量损耗会异常增高,而产出效率却很低。如果我们能实时识别出这些‘高耗低效’的计算任务,并动态调整算力分配,将更多资源倾斜到效率更高的解密路径上……理论上,可以在维持总破解力的情况下,节省下可观的能量!”
这就像是在一场马拉松中,不再是盲目地匀速奔跑,而是根据路况(加密结构)实时调整步伐和呼吸,找到最省力的跑法。
艾文眼中瞬间爆发出锐利的光芒:“立刻调出你分析的数据模型!所有算法组员,集中过来!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构建出这个‘动态能效优化算法’!”
希望之火再次被点燃,虽然微弱。整个技术团队立刻围拢过来,开始了与时间的又一轮赛跑。键盘敲击声、急促的讨论声、白板上飞快的演算声,取代了之前的死寂。
老鬼看着这群瞬间投入忘我工作的技术人员,挠了挠头,嘀咕道:“好家伙……临考试前改答题技巧?这能行吗?” 他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算法,但他能感受到那种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他也没闲着,跑去能源监控台那边,死死盯着那不断下降的能量百分比,嘴里无声地念叨着,仿佛在给“青帝”母体加油打气,又像是在诅咒那该死的加密包。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能量储备跌破了 5% 大关。进度条艰难地爬到了 86%。
“优化算法模型构建完成!开始加载测试……”女研究员的声音带着颤抖。
“加载成功!运行稳定!能量消耗速率……下降了!下降了百分之三点七!”能源监控员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里充满了狂喜!
百分之三点七!听起来不多,但在这种争分夺秒的极限状态下,每一分能量的节省,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哦不,是救命的稻草!
“继续优化!寻找更多可以节省能耗的节点!”艾文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激动。
团队士气大振。更多的优化建议被提出来,经过快速验证后加载到运行程序中。能量消耗速率进一步下降,虽然进度条的推进速度也受到了一丝影响,变得比之前更加缓慢,但至少,那代表毁灭的倒计时,被稍稍延缓了!
老鬼看着这峰回路转的一幕,激动地一拍大腿:“牛逼!我就说嘛!咱们华夏子孙,最擅长的就是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这省电模式一开,我看甲方爸爸这‘压缩包’,还能扛多久!”
然而,现实的残酷很快再次显现。即使开启了“省电模式”,能量的绝对总量仍在持续减少。当进度条磨磨蹭蹭地来到 89% 时,能量储备已经跌至 2.1% ,强制休眠的警报开始发出低频率的、催命符般的“滴滴”声。
“不行……还是不够……”一个工程师看着那几乎停滞的进度条和所剩无几的能量,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艾文的拳头死死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难道……真的就只差这最后一步了吗?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鬼猛地跳了起来,指着主屏幕上数据包核心层的一个不断变幻的、如同万花筒般的能量结构图案,大声喊道:“等等!老艾!你看那个!那个不停变来变去的玩意儿!像不像……像不像咱们以前玩的那种‘华容道’滑块游戏?!”
艾文一愣,下意识地看向那个图案。
老鬼继续激动地比划着:“你看!这些能量块在里面撞来撞去,堵住了路!咱们之前的算法,是不是光想着用蛮力把它们都推开?那得多费劲啊!能不能……能不能找到那个最关键、卡住所有路的‘曹操’块?只要把它挪开一点点,说不定后面就全通了!这不就省力了吗?!”
“华容道”?“曹操”块?
艾文先是觉得荒谬,但当他将老鬼这个极其外行却形象无比的比喻,与女研究员之前分析的“高耗低效”计算任务特征进行对应时,脑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对啊!数据包核心的防御,很可能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的“逻辑锁”!他们之前试图用暴力破解所有可能的路径,自然是事倍功半!如果能识别出那个维系整个锁结构稳定的“关键节点”,集中算力进行精准冲击,或许真的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