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海王归来,千亿谢礼碾碎背叛 > 第134章 “灯塔”的访问指南

第134章 “灯塔”的访问指南(1 / 2)

老鬼那套“阴阳五行韵律说”如同在密不透风的铁板上撬开了一条微小的缝隙,虽然距离破门而入还差得远,但至少证明这“门”并非浑然一体,而是有机关、有脉络的!

主控室里,几天来积郁的低气压被这股突如其来的“歪风”吹散了不少。艾文博士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属于科学家的锐利光芒。他立刻召集核心团队,以老鬼那粗糙得令人发指的“韵律模型”为基础,开始了新一轮的、更为精细的数据挖掘和算法重构。

“把能量波纹的谐波分析、信息熵的时空分布,全部与老鬼提出的这种‘非线性韵律波动’进行交叉关联!”艾文的声音带着一丝久违的兴奋,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带出了残影,“我们需要找到这种‘韵律’调制的具体参数,它的周期、振幅,以及它与基础信号结构的耦合方式!”

原本对老鬼的“玄学”持怀疑态度的研究员们,在看到初步分析结果后,也纷纷收起了轻视之心。数据不会说谎,那种隐晦的、周期性的能量起伏模式,确实以一种他们从未考虑过的方式,嵌入在“灯塔”的回应信号中,如同一种独特的“签名”或“水印”。

“博士!看这里!”一个年轻的女研究员指着自己屏幕上的三维频谱图,“当我们将‘韵律模型’的相位参数调整到‘坎离交泰’(老鬼强行安利的名字)的特定区间时,信号底层原本被认为是噪声的部分,出现了明显的结构化特征!”

“我这边也是!”另一个负责能量解构的工程师喊道,“这种‘韵律’像是一种……加密密钥的‘携带波’?它本身不包含直接信息,但它似乎标定了真正有效信息所在的数据‘通道’或者说‘频段’!”

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和激动的讨论声。思路一旦打开,进展便如同开了闸的洪水,势不可挡。老鬼的那套“民科”理论,就像是一把造型古怪、却意外能插进锁孔的钥匙胚,而艾文团队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胚子,用最精密的科学工具,打磨出能真正转动锁芯的齿痕。

老鬼本人则彻底进入了“功臣”模式。他背着手,在忙碌的研究员们身后踱来踱去,时不时凑到某个屏幕前指手画脚:

“哎对对对!就是这个感觉!‘山泽通气’,顺畅!你看这数据流,是不是丝滑多了?”

“那个谁,你那个参数调得有点‘火旺克金’了,收着点,温柔,要温柔!咱们是来交朋友的,不是来砸场子的!”

他甚至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小巧的紫砂壶,泡上了不知名的草药茶,美其名曰“清心明目,助力沟通星际”,那古怪的药香混合着咖啡因的味道,构成了实验室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艾文这次没再制止他,只要不妨碍正常工作,这点“精神胜利法”或许还能起到点积极作用。

经过近乎不眠不休的二十四小时高强度攻关,团队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成功地将老鬼的“韵律模型”量化、精细化,并整合进了全新的解码协议中。当全新的算法加载完毕,再次对“灯塔”回应信号进行全频段、深层次解析时,隐藏在海量数据之下的真正“交互协议”,如同沉船宝藏般,缓缓浮出了水面。

主屏幕上,原本杂乱无序的信号被层层剥离,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却又带着某种奇异美感的“握手协议”框架。

“找到了……”艾文长吁一口气,身体因为精神骤然放松而微微晃了一下,连忙扶住控制台。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更充满了巨大的喜悦,“这才是‘灯塔’真正的‘访问指南’!”

所有人都围拢过来,屏息凝神地看着屏幕上的解析结果。

协议清晰地表明,“灯塔”确实是一个区域性的信息节点,或者说,是一个权限极高的“前台接待”。它并非拒绝沟通,而是遵循着一套极其严格的“访客管理制度”。

想要获得进一步的访问权限,获取“观测者”网络中的知识或功能,来访文明必须提供两份关键的“凭证”:

第一,“身份识别码”:这并非简单的文明编号或者名称,而是需要来访者发送其所在恒星系(或者说“摇篮”)内,某个具有唯一性的、稳定的宇宙基准坐标。解析程序在旁边标注了高亮提示——“安第斯山脉遗迹核心符号,已被确认为符合要求的‘宇宙基准坐标’。”

“我的天……原来安第斯符号是干这个用的!”一个研究员惊呼,“是门牌号!是我们在银河系这片‘小区’里的固定住址!”

老鬼一拍脑袋:“我就说嘛!那符号看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原来是咱家的‘房产证’!”

第二,“文明潜力证明”: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部分。协议要求来访者提供一段能够代表其文明“独特性”、“发展潜力”以及“哲学思辨深度”的历史片段或文化核心信息。这段信息需要经过特定的编码,与“身份识别码”捆绑,形成一个完整的“访问密钥”。而编码所需的“密码本”或者说“文化滤镜”的参考模板,协议暗示,就存储在……“意识之湖”记录的其他已消亡或沉寂文明的数据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