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同一时间,欧洲几家颇有影响力的金融报纸和时政周刊,开始刊登一些“据消息人士透露”的报道,隐晦地提及某位俄罗斯寡头“似乎在与某些敏感国家进行超出正常商业范畴的密切往来”,并暗示其资金来源“值得深究”。这些报道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在莫斯科特定的圈子里,已经足够引起警惕和猜忌。
伊莎贝拉·罗斯柴尔德坐在她巴黎庄园的日光室里,优雅地品着红茶,通过加密线路与陈远保持着沟通。她穿着一条香槟色的真丝长裙,金色的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光晕。但她的语气却冷静而高效:
“陈远,风声已经放出去了。我在伦敦和柏林的一些朋友对此很‘感兴趣’,后续的舆论压力会持续施加。另外,我通过家族在维也纳的渠道,向克里姆林宫传递了一份‘善意’的提醒,暗示伊万诺夫的行为可能损害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的信誉和合作前景。相信他们会做出明智的判断。”
“辛苦了,伊莎贝拉。”陈远的声音从另一端传来,“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莫斯科的‘专业人士’了。”
果然,FSb在拿到铁证并感受到内外压力后,行动异常迅速而狠辣。就在欧洲媒体报道出现后的第四十八小时,一场针对伊万诺夫集团的大规模突击搜查和逮捕行动,在多个城市同步展开。
莫斯科,伊万诺夫集团总部大楼。
数十辆黑色的、没有任何标志的车辆无声地滑到大楼门口,身穿黑色制服、头戴面罩、手持突击步枪的FSb特勤人员如同幽灵般涌入大楼,迅速控制了所有出入口和关键部门。员工们被勒令待在原地,惊恐地看着电脑被查封,文件被装箱带走,集团的核心高管,包括伊万诺夫那个试图接管权力的儿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戴上手铐,押解上车。昔日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玻璃幕墙大厦,此刻仿佛变成了一座冰冷的监狱。
与此同时,伊万诺夫名下位于黑海沿岸的豪华别墅、在摩尔曼斯克的私人港口、以及数个秘密的海外账户,纷纷被冻结或查封。媒体上关于伊万诺夫“叛国”、“非法经营”、“危害国家安全”的报道铺天盖地,之前与他交往密切的政客和商人纷纷划清界限,唯恐避之不及。
伊万诺夫庞大的商业帝国,在失去了核心领袖,又遭到国家机器的全力打击下,如同被抽掉了基座的沙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轰然倒塌。其资产被迅速剥离、拍卖或收归国有,其政治影响力瞬间烟消云散。
震海集团总部,指挥中心。
秦毅将一份来自莫斯科的加密简报递给陈远和苏晚晴。简报上简单汇报了伊万诺夫集团被彻底清算的结果。
“主要目标均已达成。”秦毅的语气平静无波,“伊万诺夫的直系亲属和核心团队面临重罪指控,其商业版图被肢解。与我们相关的所有潜在威胁,包括知晓部分西伯利亚内情的人员,都已在控制之中。俄罗斯方面对此事的定性是‘清理蛀虫,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角色被完全隐藏。”
苏晚晴看着简报,轻轻叹了口气,不知是为伊万诺夫的结局,还是为这冷酷的丛林法则。她抬头看向陈远:“这样一来,来自伊万诺夫这个方向的不稳定因素,算是彻底清除了。”
陈远接过简报,目光扫过那冰冷的文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是危机迫近下的必要手段。除掉一个伊万诺夫,并不能让“哨兵”消失,甚至不能保证不会有下一个“伊万诺夫”出现。
但至少,他们为自己,也为这个尚未意识到危险的世界,清理掉了一个近在咫尺的、可能引爆更大灾难的火药桶。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似乎永恒不变的城市天际线,心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更加沉重的责任。
清理了门户,只是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真正的挑战,那来自星空的、冰冷的注视,依旧高悬于顶,无声,却重若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