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红姐的“礼物”(1 / 2)

陈远的手,在触碰到那个牛皮纸文件袋的瞬间,指尖莫名地颤了一下。

没有署名,没有留言。

只有一行用黑色记号笔写就的、略显潦草却力透纸背的字——“聊表谢意,红”。

仿佛这不是一份足以颠覆许多人命运的证据,而只是一份随手捎来的、微不足道的伴手礼。

---

高强度学习的间隙,如同紧绷弓弦上短暂的松弛,那些被强行压下的记忆碎片总会不受控制地浮上心头。对陈远而言,那碗在冰冷雨夜中滚烫的、带着浓郁烟火气的牛肉面,和那个风情万种却又像迷雾般的老板娘——红姐,成了这段天翻地覆的人生转折里,一个奇特而温暖的注脚。

他派了手下最机灵的一个年轻人,小董,带着一张存有可观数字的银行卡和一封他亲笔写的、措辞诚恳的感谢信,去安家旅社附近寻找红姐。他吩咐小董,态度务必恭敬,如果红姐不收钱,也要记下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小董去了不到半天就回来了,脸上带着几分困惑和小心翼翼。

“陈先生,我找到那家旅社了,但是…”小董斟酌着用词,“店门关着,招牌也卸了,看着像是匆匆搬走的。我问了隔壁便利店的老板,他说红姐前几天突然就走了,走得很急,也没说去哪,就留下了一个密封的文件袋,说…”

小董顿了顿,模仿着老板的语气:“‘说如果有一位看起来不像坏人、挺精神的年轻先生来找,就把这个交给他。’”

小董双手捧上那个略显陈旧、却干干净净的牛皮纸文件袋。袋子很厚实,摸得出里面装着不少东西。

陈远微微一怔,挥了挥手让小董先出去。他独自坐在书房宽大的椅子上,窗外是都市永恒的车水马龙,而他的目光却凝滞在手中这个朴素的袋子上。

“聊表谢意,红”。

红姐的作风,果然和她的人一样,神秘莫测,不按常理出牌。她似乎早就预料到他会去找她,甚至算准了时间,留下这份“谢礼”便飘然离去。她到底是什么人?一个普通的面馆老板娘,怎么可能有这般手段和心思?

他沉吟片刻,小心地拆开了文件袋的封口。里面没有信纸,没有只言片语,只有一叠厚厚的、打印出来的资料和一摞用橡皮筋捆好的彩色照片。

当他抽出最上面那张照片时,他的呼吸骤然一窒,血液仿佛在瞬间停止了流动,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急速攀升,指尖变得冰凉。

照片拍摄地点是一个高档小区的花园角落。画面里,王婷的母亲张翠芬,穿着一件崭新的、颜色鲜艳的丝绸裙子,正满脸堆笑地从一个穿着黑西装、戴着墨镜的彪悍男人手中,接过一个厚厚的、鼓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那男人的侧脸,透着一种职业打手的冷硬,陈远依稀记得,秦毅提供的资料里提到过,此人是赵德海的司机兼心腹保镖之一。张翠芬的手指因为兴奋而微微弯曲,几乎要嵌进信封里,那贪婪的嘴脸被高清镜头捕捉得淋漓尽致。

陈远的手指有些发僵,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下翻。

更多的照片:在不同的茶楼包间、在奢侈品店门口、甚至就在那套他辛苦攒钱付了首付的婚房楼下!张翠芬一次次地从同一个人或不同的人手中,接过现金、首饰盒、甚至是几份显然是购房合同之类的文件。每一次,她脸上的笑容都如出一辙,写满了对不劳而获的狂喜和贪婪。

款方是一些名称模糊不清的贸易公司或咨询公司,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备注栏却极其讽刺地写着“借款”或“劳务费”、“顾问费”。这些款项汇入的时间点,巧妙地发生在他和王婷订婚之后、悔婚之前。

陈远的胸口开始发闷,像被一块巨石死死压住。他强迫自己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