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公”这三个字,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林天和林婉儿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赵天佑为其寻玉,且玉佩特征与高顺遗图高度吻合,这绝非巧合!这位神秘的胡公公,极有可能就是“丙辰旧案”的关键人物,甚至可能就是那夜与世子密会、身佩奇玉的斗篷客!
目标骤然清晰,但如何接近一位深居宫禁、位高权重的太监,却难如登天。
“胡公公……宫里太监众多,姓胡的也有数位,但能劳动赵天佑大驾的,绝非普通内侍。”林婉儿蹙眉沉吟,“我们需要知道他的具体职司、在宫中的地位,以及……他与赵天佑,乃至司徒明远、珑月郡主之间的关系。”
林天点头,眼神锐利如鹰:“不能直接打听,太容易打草惊蛇。我们需要更巧妙的法子。”
借着“筹备酒楼”的掩护,两人的调查悄然转向。林天继续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但在古玩玉器之外,他开始有意识地接触那些与宫内采买、杂物供应相关的商贩,尤其是酒水、食材、香料这些与“口腹之欲”相关的行当。他假借要为酒楼寻找独特稳定的高端供货源,在与这些商人攀谈时,看似无意地打听宫内各位贵人的口味喜好,哪位公公负责相关采买,出手是否大方等等。
而林婉儿,则将重心放在了赵天佑派来的那几个“伙计”身上。她不再仅仅是闲聊,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施以小恩小惠,比如将林天试验失败的、但依旧美味的烤肉分给他们,或者在他们干活辛苦时递上一碗热茶,渐渐拉近关系。她利用女性细腻的观察力,从这些下人的闲谈抱怨中,拼凑关于赵天佑府邸和交际圈的碎片信息。
日子在紧张而有序的筹备与暗查中流逝。酒楼的修缮在赵天佑的督促下进展颇快,已然初具雏形。林天也“适时”地宣布,“赤焰酱”的稳定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足以支撑酒楼开业,暂时稳住了赵天佑和可能仍在暗中窥伺的珑月郡主。
这一日,林天在一家专供宫内部分酒水的老字号酒坊“洽谈业务”,与那见多识广的老掌柜相谈甚欢。几杯黄酒下肚,老掌柜话也多了起来。
“……要说宫里各位公公,那可真是各有各的脾性。像负责御膳监采买的刘公公,最好说话,只要东西好,价钱不太离谱……可要是碰上那位胡公公,啧啧……”老掌柜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
林天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又给老掌柜斟满酒:“胡公公?听起来似乎不太好相与?”
“何止是不好相与!”老掌柜咂咂嘴,“那位可是司礼监的随堂太监,伺候在皇上身边的!虽说不是掌印、秉笔那样的巨头,但也是能时常面圣的人物!性子傲得很,眼光也毒,寻常东西根本入不了他的眼。前些年,也不知怎么,突然对古玉起了兴致,特别是些造型古怪的老玉,可让
司礼监随堂太监!伺候在皇上身边!林天心中剧震,这地位果然不低!而且“突然对古玉起兴致”,时间点与“丙辰旧案”后高度吻合!
“哦?还有这等事?”林天故作好奇,“那胡公公可曾收到过合心意的?”
“这咱就不知道了。”老掌柜摇摇头,“那种层次的人物,收什么东西,哪是我们能打听的。不过……”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听说赵指挥使家的公子,跟胡公公交情匪浅,没少帮他张罗。唉,这京城里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