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哥,今天的土豆切得够细。”林枫递过一盆清水,主动搭话。他看得出来,秦志云不是普通人。
秦志云抬了抬眼镜,冲他笑了笑:“熟能生巧罢了。你就是302那个‘疯子’?听说你一个打五个,把号子里的人都镇住了。”
“都是被逼的,不想被欺负罢了。”林枫坦言。
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络起来。秦志云话不多,但每次开口都能说到点子上。林枫偶尔会聊起自己在缅甸的经历,秦志云则会给他讲一些商业上的趣事,比如如何谈判、如何布局、如何看透对手的心思。那些林枫从未接触过的商业逻辑,从秦志云口中说出,竟变得通俗易懂。
直到有一次,食堂里没人,秦志云才终于说起自己的事。他曾是省内有名的企业家,旗下的公司涉及地产、金融多个领域,身家过亿。可半年前,公司突然爆出证券造假,他一夜之间从商业大佬变成阶下囚,获刑二十年——这个刑期,对已经五十岁的他来说,几乎等同于终身监禁。
“事情不是我做的。”秦志云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悲凉,“是我老婆和她的姘头联手设计的。那个男人是政府高官,看中了我的公司,又想把我踢出去,就伪造了证据,给我扣上了贪腐造假的帽子。”
林枫愣住了,他没想到秦志云的遭遇竟和自己如此相似——都是被人设计陷害,背负着不白之冤。
“那您就没想着翻案?”
秦志云摇了摇头,苦笑道:
“证据链‘完美’,对方又有权有势,翻案太难了。我这辈子,估计就在这儿了。” 他看向窗外的天空,眼神里满是对自由的渴望,还有一丝牵挂,“我就是放心不下我女儿,她才十八岁,刚上大学,没了我,不知道会被那对贱人怎么欺负。”
从那天起,两人的关系更近了一层,成了彼此在监狱里唯一能交心的朋友。秦志云开始系统地教林枫商业知识,从财务报表到市场分析,从人际关系处理到风险把控,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倾囊相授。他说:“疯子,你年轻,又有股韧劲,脑子也灵光,出去以后别浪费了。这些东西,说不定能帮你立足。”
林枫学得很认真,他知道这是秦志云的心血,更是自己未来翻盘的资本。他不仅学知识,更学秦志云的沉稳与格局,慢慢褪去了在缅甸时的江湖气,多了几分内敛与深思。
入狱八个月后,林枫得到减刑3个月的奖励,而秦志云突然病倒了,肺癌晚期。监狱里的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勉强维持他的生命。躺在病床上的秦志云日渐消瘦,眼神却依旧清明。一天,他叫来了林枫,从枕头下摸出一张折叠的纸条,递给了他。
“这上面是一个银行账号和密码。”秦志云的声音很虚弱,“里面有1000万,是我当年偷偷藏起来的,没被他们发现。我把它给你,算是我托付你一件事的酬劳。”
林枫连忙推辞:“秦哥,这钱我不能要,您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肯定帮您办。”
“拿着。”秦志云按住他的手,眼神坚定。
“这钱不是白给你的。我女儿叫秦雨桐,在南大读金融系。我走了以后,你出去帮我照顾她,别让她被她妈和那个男人欺负,交朋友的时候也给他把把关,别让她学坏。你品行端正,有能力,我信得过你。”
林枫看着秦志云期盼的眼神,想起两人在食堂里的朝夕相处,想起他教自己的那些知识,想起他蒙冤的遭遇,重重地点了点头:“秦哥,您放心,我林枫以人格担保,一定会照顾好雨桐,帮您守住这口气。等我出去,一定查清楚当年的事,帮您和我自己都洗清冤屈!”
秦志云笑了,那是林枫认识他以来,最轻松的一次笑。
“好,好……”他说着,慢慢闭上了眼睛,呼吸渐渐微弱。
半个月后,秦志云在狱中去世。林枫帮着处理了后事,那张写着账号的纸条也被他冲进下水道。他站在监狱的高墙下,望着天空,握紧了拳头。
“疯子,该干活了。”食堂大师傅的声音传来。
林枫回过神,应了一声,转身走进食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