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赛季的切尔西,主教练是来自那不勒斯的“老烟枪”萨里。他带来的那套以传控为主,追求极致控球率和传球成功率的“萨里波(Sarriball)”战术,虽然在英超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但对付中下游球队还是卓有成效的。
“不就是传控嘛,加强版斯旺西。”高仇向分析道,“核心是若日尼奥,防守时让麦克托米奈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着他就行了。至于阿扎尔嘛,给他配个埃雷拉,完美!他们的边后卫压上很凶,身后的空当巨大,正好可以让我家拉什福德和马夏尔这种快马冲一冲。”
一番“自我感觉良好”的分析后,高仇向得出了一个结论:
问题不大。
“打个切尔西,应该用不着模拟吧?我这战术大师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
为了省下这5点教练点,他心安理得地关掉了系统界面。
他觉得,靠自己过去十几年在F游戏里积累的战术素养,拿捏一个萨里,绰绰有余。
殊不知,在遥远的未来,有一个着名的物理定律,叫做“墨菲定律”。而另一个不成文的定律,则叫做“主角觉得自己行了的时候通常都得挨顿打定律”。
此时的切尔西主教练萨里,正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侃侃而谈。他穿着一身略显紧绷的运动服,嘴里习惯性地叼着一根未点燃的过滤嘴。
“我们很关注曼联近期的表现,他们是一支很出色的球队。”萨里的语速很慢,带着意大利人特有的腔调,“但这里是斯坦福桥,我们知道如何在这里赢下比赛。”
言语之间,充满了主场作战的自信。
媒体将这场比赛渲染为一场“红蓝大战”,一场美丽足球与功利足球的对决。
高仇向看着新闻,嗤笑一声,关掉了手机。
美丽足球?花里胡哨。
能赢球的,才是好足球。
他自信满满地,带着他的球队,踏上了前往伦敦的征程。
然而,当比赛的哨声在斯坦福桥球场真正响起时,高仇向才意识到,自己好像……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电视屏幕上看到的“萨里波”,和在场边亲身体验的“萨里波”,完全是两个概念。
那是一种能让对手感到窒息的打法。
从比赛第一分钟开始,切尔西的球员就在场上进行着永动机一般的不停传导。一脚出球,快速转移,三角传递……皮球像是涂了油一样,在曼联球员的脚下和身边滑来滑去,你刚想上抢,球就已经到了另一个人脚下。
“狗皮膏药”麦克托米奈,确实是像高仇向布置的那样,死死地跟着切尔西的节拍器若日尼奥。可问题是,若日尼奥根本不黏球!他总是在接到球的第一时间,就把球传到最合理的位置。麦克托米奈就像一个跟在蜜蜂屁股后面跑的熊,除了能闻到屁味儿,什么也得不到。
而曼联引以为傲的两条边路快马,拉什福德和马夏尔,则更是痛苦。他们想打反击,可根本就断不下球!
整整四十五分钟,曼联的球员都在做一件事——折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