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概述信息量巨大,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李博士之前的说法,但也留下了更多的疑问。研究会的经费来源?其真正的决策机构“理事会”由何人组成?他们与各国政府之间具体是怎样的关系?这些核心信息,在L2权限的资料中均未提及。
傅斯砚记下关键点,迅速退出,点开了“局势简报(L2)”。简报的内容更让他和苏晚感到心惊。
根据研究会通过其隐秘的全球监测网络获取的信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类似海湾那艘星舟的巨型结构体,共有七处!它们分别出现在各大洋的深海区域或偏远的极地,如同约好了一般,同时浮出水面,并展现出类似的行为模式——保持静默,悬浮,对任何形式的靠近(无论是军事试探、科研考察还是民用船只)采取非暴力的、强制的“驱离”或“停滞”措施。已有多个国家的海军和空军在试探中受挫,损失了部分无人机和舰载设备,但尚未有直接的人员伤亡报告出现。
星舟的出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乱。各国政府极力安抚民众,并试图建立紧急沟通与合作机制,但收效甚微。金融市场崩盘,部分地区出现社会秩序动荡。而所有的常规通讯手段,在靠近星舟一定范围后,都会受到强烈的、无法解释的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简报中提到,海湾那艘星舟(研究会内部临时编号为 Alpha-1)在完成最初的上浮和防御展示后,其表面的能量光路亮度在过去48小时内,呈现出周期性的、缓慢衰减的趋势,同时其内部的低沉嗡鸣频率也有所降低。研究会的初步分析认为,它可能正在进入某种“低功耗维持状态”或“深度扫描评估阶段”,但这仅仅是推测。
简报的最后,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一条信息:监测到全球范围内,与“星陨”源码能量特征相似的、微弱的异常能量波动频率正在显着增加,地点分散,性质不明,疑似与星舟的苏醒存在关联。七艘星舟!全球性干扰!异常能量波动增加!
每一条信息都如同重锤,敲打着两人的神经。局势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严峻和复杂。人类文明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而星舟们的沉默,更像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两小时的浏览时间很快过去,平板电脑屏幕准时暗了下去,自动锁定。
傅斯砚和苏晚久久没有说话,消化着刚刚获取的、沉重如山的信息。
“七艘……”苏晚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颤抖,“它们……到底想干什么?”
傅斯砚站起身,再次走到观察幕墙前,望着外面那片冰冷而有序的地下世界。研究会的面纱揭开了一角,展现出的却是更深的迷雾和更庞大的格局。他们获得了L2权限,窥见了一丝真相,却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与处境的险恶。
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认知,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更明确的方向。他们不能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提供“样本数据”了。必须想办法,获取更高的权限,接触更核心的信息,甚至……尝试去理解,乃至影响那悬浮于人类文明之上的、沉默的星骸。
解锁的信息,如同在黑暗洞穴中点燃的一支火把,照亮了前方几步的道路,却也同时映出了四周更加深邃、更加未知的黑暗。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谨慎,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