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厂里也太不公平了吧!每年都是他们,就不能换批人?咱们的钳工车间里能人这么多,怎么就没动静?”
易中海不禁翻了个白眼,人家可是常年劳模,这荣誉不给人家,难道给你这个学徒工?还是转正考核都通过不了的人?
“光羡慕别人是没用的,都琢磨下自己的本事……”
教育的话刚说到一半,可一想到他们的紫河车,易中海话锋一转:“等过几天,我再教你些钳工本事,可要好好学。这能去参加阅兵的师傅无疑都是技术高超,你只要潜心学,早晚有一天也能被选上。”
“好嘞师傅!我一定会努力的,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贾东旭拍着胸脯,正好10月1号、2号放两天假,等他把媳妇接回家,安顿好孩子,他就努力学习进步,争取早日成为正式工。
他这样想着,突然心中不再羡慕,不就是去参加阅兵吗?他这样的同龄人也没几个能做到好吧!
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了王建国的画面,贾东旭连连摇头。
不,不,不可能!
他更加不可能!
……
时间过的很快,等王建国等人排练完一趟之后,天色都已经黑了,大家伙待在那里,全身都已经被汗液浸湿,但是他们丝毫没有任何疲惫。
“成!大家伙排练的非常好,明天还有两次彩排,分别是上午和下午,我强调的秩序,顺序一定要记住不要出错,行走的时候,对其排头的同志,步伐统一,不要紧张……”导演拿着喇叭又强调了一遍,彩排这才结束。
行走在回去的路上,王建国倒是觉得这彩排挺轻松的,他们这些工农队伍并不像军队一样,需要十分严格的纪律,走整齐划一的方队,他们更像是来这里走过场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毕竟十三万人的工人队伍,如果还要走方阵,那排练时间根本就来不及。
更何况很多的工人,都是刚结束大生产赶过来的,比如首钢的工人们二十一号,它们的产钢炉方才完成出炉,这次产量超过指标13.69%,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高纪录……
至于其他人更不用说,从周边郊区选拔过来的农民方队,他们身上、脖子上还耷拉着汗巾,脚上穿着的草鞋即便洗的在干净,还是沾有很多泥点子,这已经是他们能够拿出来最体面的衣裳了,自然不能多加怪罪。
他们进场也同样是走走过场,不会对他们有很高的要求。
“王副厂长,您是回家还是回厂里?”
负责开车的司机把几人都接上之后,转头问道。
“回厂里吧,我骑自行车回去。”
“成!”
车子启动,王建国的视线中的天安门也逐渐消失远去,医院里秀芝还等着自己回去呢!耽搁不得!
回到厂里的王建国此时已经六点多了,等他骑自行车来到医院,已经晚上七点,医院的灯光都黯淡不少。
“建国,回来啦!今晚又加班?”
嘎吱一声,王建国推开门,就看到老妈陈凤霞起身,桌上的饭菜整整齐齐的码放着,丝毫没有动筷的意思。
“是啊!厂里选了我去参加国庆阅兵的工人方队,下午去天安门彩排去了,等回来就已经这个点。下次不用再等我了,饭菜凉了,还怎么吃。”
王建国看着老妈和媳妇,心中十分感动。
家里有人在等你回家吃饭,放任何时候都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