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所就在前边,茄子溪那边。”
少女指了指远处的小溪,茄子溪这个名字,源于一条流入长江的小溪,溪边泥沙肥沃,水源充足。在肉联厂建成前,这里的江滩遍地种着茄子,得益于近江的泥沙土和农家肥,产出的茄子格外好吃,大量运往解放碑、大坪、沙坪坝等地,就像当时重庆主城的一个“蔬菜基地”。
招待所也比较朴实无华,就是普通的木质建筑板房,仿佛是在周围的民居里单独腾出来的建筑,要不是门口驻扎的民兵,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看出这是一间招待所。
居住的流程也跟之前其他地方的差不多,前台工作人员给王建国安排了一间二楼靠窗的屋子,里面也是同样款式的八人间上下床。
不过,屋子里空空荡荡,除了他之外几乎就没有多少人。
为此,工作人员解释道,这边的人出差啊,基本都是住在亲戚嬢嬢家,很少会住在招待所。
也就只有像王建国这样的大老远跑过来的人,需要个这样的落脚地方,整栋招待所目测在住的也就四五个人。
对此,他倒觉得是好事,人少独享一间大屋子,也是件好事。
推开二楼的木窗,清凉的溪风吹过来,即便是身处夏日也能够体会到清凉之感。
躺在床铺上的王建国双手垫在后脑勺下边,思索着明天的宣讲内容。
他来宣讲基本每次都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厂子的情况,讲解合适的内容,并不会死板的只会说一套说辞。
他仰着头望着天花板,脑子里正在做着筛选,讲自家京城肉联厂检疫科的流程?
不行,瞧今天查看的模样,便知道他们恐怕连检疫科都没有,讲这个方面的东西,无疑是对牛弹琴,起码得等他们有一定的基础建设,你再进行一定的宣讲指导,才有相应的效果。
那给他们讲屠宰车间里的设备机器?让他们体会到机械工业化带来的效率提升?
也没用,没有实物,没有基础,无疑也是白费功夫……
就这样,王建国琢磨了半天,终于还是敲定下了宣讲的内容与方案。
干脆就讲讲京城肉联厂的前后变化,这样既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也能够培养出老师傅们对于工业化的期待,避免他们产生抵制心理。
当初京城肉联厂的设备进厂之初,习惯于依赖纯手工的老师傅自然认为机器是来抢他们饭碗的,有这样的心理存在,那么自然就很难提高厂子的屠宰效率,吕朝阳也是捣鼓了许久,做了很长时间的思想工作,才逐渐平定了民心。
工人师傅们通过提高效率,减轻自身工作负担,思想上得到了改观,后续王建国再进行工序改革和机械改造,才能够如此丝滑,没有阻碍!
要是没有吕朝阳先前的举动,王建国想要如此快速的应用到屠宰车间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轮到自己做思想的开路先锋了,王建国自然是义不容辞!
就在这时,楼下的羊肠街道上,响起了各式各样的争吵声。
“田文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