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临近夏至,四九城的传统就是“冬吃馄饨夏吃面”,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吃面。面条煮熟后,要浸在刚打上来的井水里拔凉,捞出后浇上简单的卤汁或酱料,吃起来清凉爽滑,能有效驱散暑热。
陈凤霞做了两份酱料,一份就是单纯的炒卤肉码子,另一份则是黄瓜蒜汁芝麻酱,既能当打卤面吃,也可以当麻酱面吃,口味可谓是相当符合王老汉这个老爷们的胃口,当然了,秀芝腌好的酸萝卜泡菜也必不可少,当作清口解腻零嘴,一口一个,咬下去酸酸甜甜极其开胃。
除了面之外,还有一碗杏仁豆腐,拌上芝麻酱、蒜汁和醋等调料,不仅酸辣开胃,口感还软嫩爽滑,可谓是将川菜和京菜做了一定程度上的结合。
就连王建国这种对美食有追求的人都吃的连连称赞。
“妈,你这手艺日后不开家饭馆都可惜了。”
“就是就是!妈妈我想吃麻辣兔头了!”一旁舔着碗底,吃的满嘴麻酱的王翠翠呲着大牙傻乐,经过时间的沉淀,她的新牙已经长出,小小一颗,还需要些许时间才能够与大门牙对齐。
“以前是谁说不吃兔兔的?现在居然吃上瘾了,哈哈!”
听着王建国的打趣,王翠翠小脸羞的臊红:“反正不是我!”
“哈哈!”
看着小鬼头的搞怪举动,饭桌上那是其乐融融,听得隔壁孤苦伶仃独自吃饭的聋老太太羡慕不已。
啪!
她无奈的将饭碗放下,曾几何时,她家人健在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的温馨场面呢,可惜时过境迁,经过时代的洗礼后,就剩下她一个人了。
“要不跟他们王家搞好关系?”
这是聋老太太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对她而言,后院里的许家、刘家对她这个老太太根没啥用,让他们给自己养老肯定是不可能,那么就剩下这王家了。
“王老汉和陈凤霞两夫妻精得很,刚入大院的时候,我接济过他们,他们还清人情后,就几乎再也没有碰过面,似乎在刻意跟我保持关系,难道他们看出了我的意图……也罢,那个姓李的小姑娘倒是人美心善,或许她会是突破口……”
聋老太太别看她一把年纪,其实会算计的很,脑袋也灵光,她一下子就认清楚了形势,并且找到了突破口。
像李秀芝心地善良的姑娘,只要对她好,她就会掏心掏肺的报答回来!
相比较之下,聋老太之前物色的何雨柱跟何雨水,就差远了……
人秀芝傍着王建国这棵苍天大树之下,些许的福荫就能让自己安享晚年了。
想到这,她缓缓起身,从柜子里翻出煤本,这些天她的眼睛耳朵可没停,知晓王家缺煤。
别以为夏天天气转暖,煤就不重要了,那是不可能的,四九城的柴火不多,大部分人的烧水、煮饭、炒菜都依赖煤炉的火源,那个年代没有电动烧水壶、热水器,饮用、沏茶、洗漱所需的热水全靠煤炉上的水壶来烧。炉子上几乎永远坐着一把大水壶,以保证随时有热水可用。
加上老四九城人尤其讲究喝热茶,这更离不开煤炉的支持。
我要是能够将自己的煤本拿过去,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估计跟王家的关系就能够拉近……聋老太太做着打算。
确定好主意后,她拄着拐棍慢悠悠的出了门,恰巧碰到秀芝挺着肚子抱着碗出去。
“这丫头,怀了身孕居然还帮忙做家务。”
见状,聋老太心底的笑意更甚,如此乖巧懂事,拿捏起来更是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