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工看着图纸上,一处处精妙绝伦的设计眼珠子都快瞪到上面去了。
“这我在毛熊国进修的时候见过,封闭式蒸汽隧道、钢履带传送系统(带调速齿轮组)、温度传感器联动蒸汽阀、链板式输送带、多头针组机械臂、负压吸血系统……诶,不对,毛熊的设备图纸还没有你的精细,你的图纸更加适合咱们得国情,里面的机械零部件都是基于当前实际情况能够造出来的,并不像马口铁皮原料一样依赖进口,虽然报损率较高,但胜在价格便宜,随时都能造。”
他详细的分析了一通,心头中的震撼却是越来越大!
要知道,一五计划启动,毛熊专家进场他们援助的技术图纸要经过收集、翻译、整理、学习消化、仿制试验、调整适应,自主创新等步骤,这一个流畅走下来,基本都是五年十年为单位,甚至一些核心的技术十年研究打底,方能够有所领悟……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比如津门肉联厂,它作为毛熊专家援建的肉联厂,光是设计资料就多达12卷、52册,共计90多万俄文字!
它们想要实现,就必须得由专业翻译团队和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整理、分类和登记造册,确保资料完整性和后续调阅!
光是前几步的流程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王建国所提供的技术图纸就不同了,是切实可行的,不需要任何的再加工,只需要按照图纸上的样式切实造出来,拼装就可以使用!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完胜了!
更何况,经过京城肉联厂日常使用证明,王建国的造出来的机器没有什么大问题,能够经受住日常生产的考验。
“既然如此,那我就代劳了,这两台机器最快两个月,也就是七月份中旬左右,应该就可以问世。”苏工简单算了算,一个月时间造一台机器,时间足够。
“成,那我就能好好做好我罐头车间的管理了。”
就在两人交谈到愉快之际,门外来人了。
“老苏在吗?”
“我在,老柳你进来吧。”
说话间,两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看到王建国也在,二人打了个招呼。
这正是刚才饭前见过面的商业部中年骨干,以及轻工部的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
“我介绍下,这位是商业部下属食品局的柳军,处级干部,主要管理咱们国内的肉类产品的市场调控、供应分配、流通管理,比我小两岁,今年五十二;这位是李建设,轻工业部食品工业局的技术处处长,负责食品加工行业的技术指导、工艺革新、质量标准制定、行业发展规划等。”
经过一番介绍,王建国这才彻底明白,这大院不简单,聚集在一块的基本都是围绕肉联厂工作的干部们,有轻工部的统筹规划,工程部的落实执行,商业部的供应分配,并非单纯大杂院。
“二位好,刚刚见过。”王建国与他们握手。
“建国同志你好,我们也不浪费时间了,有件事情想跟你和苏工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