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穿越到了名侦探柯南世界 > 第26章 晨光下的暗涌与代码交锋

第26章 晨光下的暗涌与代码交锋(1 / 2)

晨光穿透窗帘缝隙的角度稳定在37度,与磁盘边缘划痕形成的夹角完全吻合。我数着地板上的光斑移动轨迹,每厘米位移耗时72秒,与组织服务器的时间同步精度惊人地相似。

柯南趴在键盘前的睡姿,与他破解密码时的专注姿态形成奇妙反差。鼻尖与按键的距离刚好0.72厘米,与他调试追踪器时的校准标准分毫不差。嘴角微微扬起的弧度,像极了他推理出关键线索时的得意神情,连呼吸频率都与破解程序的运行节奏完全同步。

灰原倚在沙发上浅眠的样子,睫毛在眼下投出的阴影长度7.2毫米,与她实验记录本上的铅笔标注线惊人地相似。双手环抱胸前的力度,与她保护重要样本时的谨慎完全相同,即使在睡梦中,指尖仍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藏着备用麻醉枪的位置,与组织特工的武器携带习惯惊人地相似。

阿笠博士趴在工作台上的鼾声频率,与他发明的声波催眠器标准值完全相同。口水在图纸上晕开的痕迹,形状与他设计的太阳能板轮廓惊人地相似。眼镜滑落的角度刚好让镜片反射窗外的晨光,在代码屏幕上投下细碎光斑,数量不多不少正好37个,与磁盘的加密层级完全对应。

我轻步走向工作台的脚步声控制在27分贝,与组织潜入实验室的静音标准分毫不差。磁盘静静躺在专用读取器中,指示灯闪烁的频率与组织加密通讯的脉冲节奏惊人地相似——每3.7秒一次的绿光闪烁,像某种无声的倒计时。

屏幕上滚动的代码流突然卡顿,停滞的字符组合恰好构成组织的三级警报暗号。我迅速按下暂停键的食指力度,与我在组织销毁机密文件时的标准动作完全相同。代码断点处的行数显示为723行,与昨晚巷战中击飞基安蒂狙击枪的次数惊人地吻合。

灰原不知何时醒了,站在我身后的呼吸声轻得像实验室的气流声。“发现异常了?”她的声音压得很低,频率与组织的耳语通讯波段完全相同。指尖点在屏幕某处的力度,刚好激活隐藏的注释行——那里用雪莉的加密方式写着“37c熔断”,与她调制解药的临界温度惊人地相似。

柯南被我们的对话惊醒,揉眼睛的动作幅度与他在案发现场被吵醒时完全相同。“怎么了?是不是程序出问题了?”他扑到屏幕前的速度,与他追逐嫌犯时的冲刺加速度惊人地相似,眼镜滑落的角度刚好让他看清代码中的异常循环——那串数字“7237”重复出现的频率,与伏特加的手枪编号完全一致。

阿笠博士猛地抬头的瞬间,口水拉丝的长度7.2厘米,与他发明的伸缩吊带最大伸长量惊人地相似。“搞定了?”他的眼镜片反射的代码光芒,在脸上组成的图案与组织基地的地图标记完全相同。当看清异常代码时,他突然拍腿的力度,与他发现发明缺陷时的懊恼神态分毫不差:“是追踪程序!他们在磁盘里藏了反向定位器!”

灰原迅速调出防火墙日志的动作,与她在组织处理数据泄露时的熟练完全相同。“攻击频率是每72秒一次,来源Ip与昨晚巷口的基站坐标吻合。”她标出的防御漏洞位置,与组织实验室的安保死角惊人地相似,指尖敲击键盘的节奏突然加快——那是她进入紧急状态的标志,与Aptx4869实验失败时的操作频率完全相同。

柯南在地图上圈出的可疑区域,形状与猎户座腰带三星的连线惊人地相似。“他们至少部署了三个监视点,形成的三角区域刚好覆盖博士家。”他用激光笔标注的路线,与我昨晚撤离时的逃生轨迹完全重合,笔尖停顿的位置距离事务所3700米,与警方赶到时的距离分毫不差。

我突然想起磁盘边缘的划痕角度:“37度角的划痕不是密钥,是反向定位器的触发阈值!”我的指尖在键盘上输入这个角度值时,屏幕突然弹出的加密框与组织的虹膜识别界面惊人地相似,输入框闪烁的光标频率,与琴酒的心跳速率完全相同——这是我在组织医疗档案中记下的数据。

灰原的瞳孔在看到加密框时收缩0.37毫米,与她见到Aptx4869原始数据时的反应完全相同。“是生物特征加密,需要组织成员的虹膜或指纹。”她摘下手套的动作,指尖与桌面接触的角度,与她在组织录入实验数据时的标准姿势分毫不差。当指纹识别失败时,屏幕弹出的警告图案,与她左手臂上的组织标记惊人地相似。

柯南突然拍响巴掌的力度,与他想到诡计解法时的兴奋完全相同。“用博士的模拟程序!我们可以生成虚拟虹膜数据!”他调出的参数面板,滑块调节的精度达到0.01度,与他校准麻醉枪瞄准镜时的标准分毫不差。当“琴酒”的虚拟虹膜生成时,瞳孔的收缩频率与我记忆中他审讯时的状态惊人地相似。

阿笠博士调整算法的动作,与他修复发明故障时的专注神态完全相同。“需要72秒的同步时间!”他额头渗出的汗珠,滴落在键盘上的位置与代码中的断点完全吻合。当进度条走到37%时,实验室的咖啡机突然自动启动——那是组织的环境干扰装置触发的连锁反应,与我在基地经历过的电磁脉冲现象惊人地相似。

屏幕突然亮起的绿色光芒,与组织任务成功的指示灯完全相同。解密后的文件列表中,第一个文件夹的命名“723project”,与灰原姐姐明美执行任务的编号惊人地一致。当灰原双击打开的瞬间,她指尖的颤抖幅度,与她第一次看到姐姐遗书时的状态分毫不差。

文件中隐藏的坐标数据,经换算后在地图上标出的位置,与我记忆中的组织三号实验室完全重合。每个房间的布局图上,都用红色标注着“37c”的区域,与灰原实验记录中需要恒温培养的样本环境惊人地相似。柯南放大某间实验室的细节时,发现通风管道的走向与他上次逃脱的路线完全相同,转角角度刚好72度。

最末页的人员名单里,“雪莉”的代号旁边标注着一串数字“72.37”,与灰原的身高体重数据完全吻合。而在备注栏里,用加密字体写着的“夜鸮”——那是我的当年代号,后面跟着的入职日期,与我被拐进组织的日子分毫不差。灰原的指尖划过这行字时的力度,让纸张产生的褶皱数量,与北斗七星的星数惊人地相似。

突然响起的门铃声频率,与组织的紧急联络信号完全相同——三短一长,间隔0.72秒。柯南从猫眼看出去的角度,与他观察嫌疑人时的隐蔽姿势分毫不差。“是安室透!”他打开门的瞬间,安室透风衣下摆扬起的弧度,与他在组织执行任务时的伪装姿态惊人地相似。

安室透带来的咖啡温度刚好72c,与组织咖啡机的标准设定完全相同。“组织在半径3.7公里内启动了最高级警戒。”他放在桌上的情报文件,折叠的角度与我在组织收到的任务简报完全相同。当看到磁盘解密内容时,他瞳孔收缩的幅度,与他得知同事牺牲时的反应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