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建模与优化(1 / 2)

冰冷的月光透过崖壁的缝隙,洒在林弦的脸上。他盘膝坐在狭窄的平台上,双目紧闭,但大脑却在以超越超级计算机的速度运转。

跳崖未死,因祸得福,成功引气入体,踏入炼气一层。这对任何修仙者而言都是狂喜的时刻,但林弦的心中只有一片冷静的澄澈。

“情绪是干扰判断的噪音,数据才是真实的根基。”

他没有像传统修士那样沉浸在力量提升的感悟中,而是第一时间开始了对自身状态的系统性“建模”。

首先,是内视。

在他的感知中,体内原本混沌一片的经脉,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形成了一张复杂的立体网络图。灵气在其中流动,但路径迂回,效率低下,充满了不必要的冗余和涡流。

“低效的能源输送系统。类似于早期蒸汽机时代的管道设计。”

他将精神力聚焦于一条主要的经脉通道。

“假设灵气流为电流I,经脉通道的阻力为R,根据欧姆定律的变体,能量损耗与R成正比。传统功法试图用更强的‘压力’(精神力)来推动,这是粗暴且低效的。”

“解决方案:优化路径,降低阻力R。”

他调动刚刚凝聚的灵力,开始对这条经脉进行微小的、精确的改造。不是拓宽——那需要更多能量和时间——而是优化内壁的光滑度,消除急弯处的湍流点,引导灵气流以更接近层流的状态运行。

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控制力,稍有不慎就会损伤经脉。但林弦的精神力,经过前世科学的严格训练,具备一种近乎绝对的客观和稳定。他将灵力操控在微米级别,如同最精密的纳米机器人进行手术。

一个周天结束后,数据反馈回来。

【经脉通道A阻力下降17.3%。灵力流通效率提升19.1%。】

有效!

林弦毫不犹豫,开始对全身主要经脉进行同样的优化。这是一个浩大工程,但他乐在其中。每一次数据反馈,每一次效率提升,都让他感受到一种解开世界奥秘的纯粹愉悦。

接着,是丹田。

他将丹田视为一个电容c。传统功法只是不断地向其中注入能量(充电),却很少考虑其储能效率和输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