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半月……”年轻妈妈看着林晓悠从容的样子,情绪似乎稳定了一些。
“正是快速长身体的时候,需求大,妈妈的压力也大。”林晓悠表示理解,“你先别慌,按我说的试试热敷和按摩。如果实在不行,我这边奶粉和热水都是现成的,先让宝宝吃饱不哭最重要,其他的慢慢来。”
年轻妈妈看着林晓悠真诚的眼睛,又看了看她怀里那个白白胖胖、显然被照顾得很好的宝宝,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用力点了点头:“好,我……我再试试。”
她关上门。林晓悠抱着小傅曦在外面等待,能听到里面传来倒热水、拧毛巾的声音,以及年轻母亲努力压抑着的、带着疼痛的吸气声和更温柔的安抚声。
过了大概五六分钟,里面的哭声渐渐减弱,变成了满足的、细微的吞咽声。
成功了。
林晓悠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又过了一会儿,隔间门再次打开。那位年轻妈妈抱着已经停止哭泣、正在努力进食的宝宝走了出来,脸上虽然还有泪痕,但神情已经放松了许多,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激。
“真的太谢谢你了!”她对着林晓悠,声音还有些哽咽,“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别客气,妈妈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林晓悠微笑着说,“你做得已经很好了。”
两个陌生的母亲,在这间小小的母婴室里,相视而笑。她们没有询问彼此的姓名和职业,只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因为共同的身份——母亲,而产生了短暂却深刻的连接。她们交流了几句育儿经,抱怨了一下睡眠不足,分享了各自宝宝有趣的瞬间。
短短五分钟,像是漫长育儿路上一个温暖的驿站。她们互相加油打气,然后,因为各自的行程,不得不道别。
“祝你观展愉快。”
“你也一样,宝宝真可爱。”
简单的告别后,年轻妈妈抱着孩子先离开了母婴室。
林晓悠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充满了奇异的暖流。她独自带娃出门的忐忑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身为母亲的力量感和与陌生同类之间瞬间建立的默契与支持。
她低头亲了亲怀里开始打哈欠的儿子,轻声说:“曦曦,你看,妈妈也很厉害,对不对?还能帮助别的妈妈呢。”
这次母婴室里短暂的偶遇,让她深刻体会到,母亲这个身份,是一个无声的联盟。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背景如何,在养育新生命的道路上,那些相似的疲惫、焦虑、喜悦与爱,总能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这“五分钟的友谊”或许不会再续,但它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却会留在心里,提醒她,在这条路上,她从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