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单独寄到她二哥单位的,没有寄到棉纺厂家属院。
虽然,清妍不怕大哥大嫂挑理,人情来往有来有往才是正常的。她大嫂可没单独给她寄过东西,所以,哪怕知道她给二哥和二嫂寄了不少东西,也没理由生气。
上次接到陈清清的信,她的婚事定下来了,具体时间还没定。
她去过万鹏宇家了,也见过他家人了。怎么说呢,人还算不错,挺好相处的。也许是第一次见面,大家都有所保留,没暴露太多缺点。
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她们打算找到合适的房子,再定婚期。
清妍寄东西的时候,特意放了钱,想着让二嫂帮她留意一下,有什么合适的礼物,帮她选了,送给陈清清当结婚礼物。
清妍实在想不出,这边有什么可以寄给陈清清当结婚礼物的。
索性,寄了钱,让二哥和二嫂看看,清清到时候需要什么,买点她能用得上的东西。
不要送一那些毛巾,搪瓷盆,暖水壶一类的东西,真的,每家几乎都有很多,这是这时代的特色了。
娘家那边没什么事,婆家这边呢,也没啥事。
自从余大嫂带着孩子走了以后,院子里就只剩下余三哥一家五口和爷奶还有爹娘了。
清妍要去医疗点,所以,去公婆家里的次数并不多。
大多时候,是爷奶过来她们这边。
入冬以后,清妍去医疗点的时候就不带着衡衡了。
九个月的衡衡,已经能爬得很溜了,但还不会走路,扶着东西,能站着,不太敢迈腿。
外面冷了,带着孩子来回折腾,容易伤风感冒。尤其是医疗点病人多,传染的几率也比较高。
猫冬了,没有农活了,余庆林就成了全职奶爸。
入冬以后,他和邵东阳把山上的鸡处理了一部分。
三年头的母鸡和两年头的公鸡都处理了,就留下今年新养的鸡和去年养的母鸡。
太多的话,粮食不够,毕竟,那块山坳就那么大,能种粮食的地方有限。
而且,鸡太多了,地窖空间不够,容易生瘟疫。
现在,山上还有一百多只鸡。
每天早上,余庆林和邵东阳都会起早上山,把鸡折腾出来。
这两年已经有经验了,把鸡笼子挂在树上,可以放几天,不用天天来回折腾。
即便不用天天折腾鸡,两人也天天上去一趟,权当锻炼身体。
从山上回来,正好清妍做好饭了。
吃完饭,给孩子喂一遍奶,清妍就去医疗点了,余庆林在家看孩子。
这两年,余庆林他们三家陆续生了孩子,打猎的事情逐渐减少了。
现在,偶尔,余庆林会接一点订单。
野猪和狍子没以前多了,很多大型动物往深山里去了。
现在,都有媳妇孩子了,他们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冒险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时候,扔下媳妇孩子怎么办。
余庆林他们想着,明年要不要干点别的。
过年之前,宋微微来找清妍,她和周利民请了探亲假,要回苏城了,问清妍有没有什么东西往回捎。
“没什么要捎的,之前都寄走了。你们回去的时候,注意别走散了,也别和陌生人说太多。”
清妍叮嘱几句,这时候,也不是没有人贩子的。
宋微微她们两个和清妍处的不远不近,关系还行。
今年知青点除了新来的几个知青,都请了探亲假。
一晃,七四年也要过去了,时间是最不抗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