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资源置换(1 / 2)

工农兵大学的事情,惊动的不只是一个公社,一个县,还有更广的范围。

下乡政策,是整个国家的政策,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

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没有特权,但是大多数人是没有特权的。

赵东在候选人名单,这件事他家里人已经知道了,并且,还有人过来这边,商量一些事情。

赵东是68年过来的,这已经是他下乡的第六个年头了。

他父亲是冰城政府部门的官员,当时为了不被诟病,赵东也跟着政策走,下乡当知青。

本来以为,三两年家里就能想办法把他调回去。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父亲到今年才坐稳自己的位置,算得上冰城实权部门的领导。

想着赵东已经下乡六年,也二十三岁了,耽误不得了。

家里考虑调他回来,还没想好从哪方面着手,机会就来了。

赵东成了工农兵大学的候选人,而且还是冰城的大学。

赵父打听了,这次的大学,专业都挺适合赵东,政治,哲学什么的。

毕业以后,可以进政府部门工作,家里可以帮衬,有资源。

目前最重要的是让赵东拿到这个名额。

赵父脱不开身,让赵东的大哥赵阳过去协商。

赵东大哥现在也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小领导,知道父亲的打算,从单位请假,去了五林公社。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赵家在五林公社也有一些关系,不然,也不能把赵东送到这边下乡。

赵东在二道沟大队当知青,这事绕不过二道沟大队的大队长。

赵阳先了解了余队长的性格,方便对症下药。知道他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心里有些着急。

人嘛,有需要才容易妥协,就怕这样不容易变通的。

不过,赵阳也没想走什么歪门邪道,这件事,还是有商量的余地。

他借了自行车,去了二道沟大队,先找余队长探查一番。

余队长见到赵阳的时候还挺意外的,他们大队准备下午投票的,没想到,赵东家会来人。

“余队长,打扰了,我是赵东的大哥,这次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工农兵大学生名额的事情。”

赵阳先掏出自己的工作证,一来,可以表明自己的身份,二来,也是想小小的施压一下。

余队长接过对方的工作证,冰城的官啊!

“我们下午会进行投票选择,票多者得,公平公正。”

余队长没有被吓到,他们大队的事情,没有让人诟病的地方。

“余队长,我想了解一下,两个名额,是打算社员一个,知青一个还是都按票数投?”

赵阳已经了解了,两个名额,五个候选人,三个知青,两个社员。

“知青一个,社员一个,分开投,这样比较公平。”

这是他们大队干部商量好的,要是不分开,名额就没有知青什么事了。

整个大队,都是沾亲带故的,这种时候,大伙能不一致对外吗?

“余队长,我想了解一下,赵东在大队的表现,入选的机会有多大?”

余队长没必要在这件事上隐瞒,赵东来了五六年了,表现挺好的。

他比贺建国来的早,但是,贺建国人缘比赵东好,他容易和大伙打成一片。

至于白荷,她现在在学校教书,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过错,劳动也挺积极,但是,和赵东比,她并不占优势。

名额就有两个,选人的时候,他们也是多方考虑的。

“说实话,赵东表现的不错,但是,和贺建国比起来,他不占优势。”

“谢谢余队长,我懂了。”

赵阳明白了,如果投票选择,知青这边,贺建国基本板上钉钉了。

他在五林公社的时候,已经了解过贺建国和白荷的基本情况了。

白荷家也是冰城的,铁路系统,普通工人家庭。

贺建国内蒙的,比赵东小一岁,也是普通工人家庭。

这次的招生,专业没有太适合女同志的,也没有技术相关的,都是政治,哲学这样的专业。

他如果和贺建国做资源置换应该不难,毕竟,他上大学,为的是一份正式编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