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姐和杨树没有亲人帮衬,一切靠自己。
“没事,就当攒经验了,等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清妍不止一次听红姐说,她和杨树至少要三个孩子。等孩子大了,相互有个帮衬,有个照应。
现在是七十三年了,离计划生育严格执行还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生三个孩子,没什么问题。
清妍又给红姐和闫朵朵准备了一些苏城的特产,笋干,蜜饯,还有她买的海米,海带。苏城虽然没有海,但是,这些东西还挺容易买到的。
清妍很感激,她们走了一个来月,杨哥和高大军一定没少帮着忙活。
她们回来的时候,家里房顶上的雪都清理干净了,院子里也没有积雪。
红姐和闫朵朵待了一会就回家了,她们知道,清妍一会还要去余队长家。
送走红姐和朵朵,清妍喊了余庆林,她们要去余家了。
她妈给她婆婆单独准备了回礼,她得给送过去。
还有她给各房也准备了东西,不管怎么样, 她回了一次苏城,各家都得分一点特产。
大哥和三哥家,还有姑姑和大姐家,这几家都准备了,其他的就没有特意准备。二姐家就算了,她没有热脸贴冷屁股的习惯。
剩下的余二叔,余三叔家,她就没有特意准备什么东西,孩子要是赶上,抓把糖,那块饼干就可以了。
知青点, 她准备了一些吃的,到时候送过去。
钟医生那,吃的,用的,她都准备了一些。
余庆林在后院收拾鸡舍,猪圈。
猪虽然杀了,猪圈收拾一下,天暖和以后,还要继续养猪的。
“媳妇,咱们今年养两头猪,还是家里猪肉吃着香。”
“行,养两头也行,咱家粮食够吃。”
清妍自己有定量,余庆林挣的工分都换粮食了,没换钱。
“走吧,我拎着东西,咱们去爹娘那。”
“嗯,东西都在那,我都收拾好了。”
现在还没出正月,天还很冷,一路上,也没遇到啥人,都在家里待着呢。
“庆林,你们回来了?怎么样,大城市好吗?”
余大嫂看见余庆林两口子进来,赶紧问问,她现在也想去城市生活呢。
“挺好的,大嫂也不用急,等大哥站稳脚跟,就把你们接过去了。”
“我倒是想啊,谁知道啥时候能去上呢?”
余大嫂叹了一口气,自己老爷们走了一年了,她也想他啊。
“大嫂,这是我带回来的东西,给你和孩子们的。”
清妍从挎筐里拿出她准备的东西,一些吃的,一块瑕疵布。
给余三哥家准备的也是一样的,一会给送过去就行了。
“唉呀,谢谢清妍了,大老远的,还给我们带东西了。”
余大嫂高兴的说着感谢,能听出来,她是真心实意的。
清妍笑了笑,说了不客气。
她不太擅长应对太热情的举动,赶紧拎着东西,进了东屋。
把她妈给余母准备的东西拿出来,还有她准备的。
“娘,这些烟酒糖茶还有布料是我妈准备的。这两件跨栏背心是我买的瑕疵品,给爹穿的,还有这两双解放鞋。”
“你妈也太客气了,我那点东西都是山上采的,家里园子里的,不值钱。”
余母有点不好意思,她准备的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亲家母回了这么多好东西。
“娘,不能这么比,你准备的那些,到了苏城,也是好东西。”
清妍觉得礼尚往来,心意也很重要。
东西都分完了,清妍也没多待,想着,回去拾掇棉花和布,给爷奶做被褥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而且,她也要准备要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