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以后,天越来越冷,大地的土层冻的也越来越深。
清妍清闲了几天,又开始忙了。
队上的老人,孩子,感冒发烧的,腰酸腿疼的,咳嗽不止的……
一般情况,清妍都能处理。
开药,按摩,针灸,她都处理得得心应手,不慌不乱。
如果碰到比较复杂的病情,清妍就得请钟大夫出手,她在一旁学习。
大冬天,顶着西北风,从这家到那家,清妍也冻得哆哆嗦嗦。
“陈大夫,先进来暖和暖和。这大冷天,真是难为你了。”
“王奶奶,今天好点没有?”
清妍摘下手套,搓搓手,一会还要针灸。
“好多了,感觉喘气不那么费劲了,胸口也不像压着一块大石头了。”
“那就好,说明咱们的方法是正确的。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再调整药方。”
清妍缓了一会,开始诊脉。
“王奶奶,脉象也有好转,你再注意一些,别喝凉水,别吃辣的。”
病人情况有好转,作为医护人员,心里的成就感也拉满了。
“记着呢,我家儿媳妇记得比我清楚。”
提起儿媳妇,老太太一脸满足。
“王奶奶福气好,有孝顺的儿媳妇,要长命百岁。”
“可别活那么多年,给孩子添麻烦。”
清妍了解,人啊,平时说着不想活了,但是,真的到了那天,都会害怕,没人真的想死。
针灸完,收了针,又叮嘱几句,清妍戴好帽子,手套,离开了。
医疗点,钟大夫带着徐蔚然在学习。
“清妍姐,你回来,快喝点水。”
“谢谢蔚然!”
清妍接过自己的搪瓷缸子,水是温热的,正好能喝。
“清妍,今天还有没看的了吗?”
“没了,都看了,王奶奶是最后一个。钟大夫,我一会去婆婆家蒸粘豆包,有事,让蔚然去那喊我。
晚上,你们别做饭了,我给你们送粘豆包。”
“行啊,你婆婆蒸的粘豆包好吃。”
钟大夫已经很适应东北的猫冬生活了。外面冰天雪地,一切皆可冻。
馒头,包子,粘豆包,豆腐……每家院子里都有一口大缸,里面都是冻的吃食。
清妍又喝了一口水,背上自己的挎包走了。
今天婆家蒸粘豆包,她得去帮忙,不能只吃不干活。
“奶奶,妈,蒸几锅了?”
“清妍来了,忙完了吗?”
“刚从王奶奶家出来,她是最后一个。”
清妍把帽子和手套摘下来放好,洗手,准备干活。
“自从你和钟大夫来了以后,队上的这帮老家伙少遭了多少罪。”
余奶奶自己也是受益者,她的老寒腿,也好了不少。
“奶奶,你的腿没疼吧?”
“没疼,你拿过来的药包,我天天都用。”
老太太喜欢庆林,顺带的,也喜欢庆林媳妇。
“清妍,你手里还有没有多余的布?”
“大嫂想要做什么?”
清妍手里布料不少,瑕疵布和好布都有。不过, 她打算过年的时候,给爷爷奶奶还有公婆做一件新衣服。
“我娘家侄女要出嫁了,我想着换一块颜色鲜艳的布,给她做件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