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饿不饿,赶紧洗洗,我去给爸妈送一些,咱们就吃饭。”
“媳妇真厉害,我还没吃过鱼丸汤呢。
我洗洗手,咱俩一起去。”
余庆林想和媳妇在一起,他都想媳妇了。
“行,那你端着盆,咱们回来一起吃饭。”
清妍和余庆林到余家的时候,他们也没吃饭呢。
“老叔,你端的什么,好香啊?”
“臭小子,长个狗鼻子,这么老远就能闻到香味。”
余庆林看着院子里的一群萝卜头,大哥家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三岁,三哥家的老大四岁,双胞胎刚满一岁,都是不能干活的年纪。
“清妍来了,吃饭了吗?”
“奶,我们还没吃呢。下午做了鱼丸汤,端了一些过来,你们尝尝。”
清妍塞给老太太一个油纸包,里面包了几块鸡蛋糕。
“清妍,你帮我想想,现在农忙,队上的小孩子有太多,家里没人看着,干活都不放心。”
余队长一脸愁容,这两年,队上新生的孩子不少,现在忙着秋收,这帮小崽子,没人看着也不行。
“爸,这事也好办。
在大队开一个育红班,把所有孩子集中在一起看护。”
“育红班?是像城里那样的育红班吗?”
余队长知道城里的工人家庭,孩子从小就送去育红班。
“对,就是那样的育红班。
每家出点口粮,给孩子统一做饭,一日三餐,不用家长担心。
等下工以后,各家再把孩子接回去。”
清妍觉得这样挺好,二道沟这边有山有水,一不留神,孩子就容易有危险。
“这么多孩子,找谁看护?”
“队上性格好的婶子,做饭好吃的大娘,会一些才艺的知青,看孩子多少,取决用多少人。
知青会一些才艺,可以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也省的孩子们哭闹。”
清妍不知道现在的育红班是什么样的形式,她参考着几十年以后的幼儿园的管理模式说的。
“行,你这点子不错,我一会和李会计他们商量一下。”
余队长转头出去了,性子还真急。
清妍她们也没多待,让余母把鱼丸汤倒出来,一家分一些,她和余庆林拿着空盆回家吃饭了。
“媳妇,你真厉害,什么都懂。
我爹居然还主动问你的意见,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余庆林想起自己老爹,对他可是横眉冷对的,半个眼珠子都看不上。
“这说明我优秀!”
“是,没看这是谁媳妇?”
余庆林拉着清妍,小跑着往家走,他都饿了。
媳妇做的鱼丸汤看着就好吃,他都要流哈喇子了。
“你慢点,我都跟不上了。”
“媳妇,要不,我背你。”
“不用,那么多人看着呢。”
清妍捶了余庆林一下,真是的,脸皮越来越厚了。
收到清妍鱼丸汤的,吃的都很开心,第一次知道,鱼,还可以这么吃。
“小红,哪天咱们去庆林家,学学这鱼丸汤咋做的,真好吃!”
“嗯,我也这么打算的。清妍对吃食这块,能花时间琢磨,你没发现,余庆林都胖了吗?”
两口子边吃边想着,哪天去和清妍学学,怎么做鱼丸汤。
余家那边,孩子们吃的最欢,都吵着以后还要吃。
“清妍真有闲工夫,这玩意怎么弄的?”
余大嫂做饭手艺一般,没有什么耐心。
“老婶长得好,会医术,做饭好吃,我以后娶媳妇就娶老婶那样的。”
余峰小孩不大,志气不小。
“臭小子,你长得不怎么地想的倒是挺美的。”
余大哥看着大言不惭的儿子,都气笑了。
余爷爷余奶奶他们,吃着清妍送过来的糕点,鱼丸汤,心里熨帖的很。
他老孙子就孝顺,现在,娶回来的媳妇也孝顺。
反正,这一天过后,清妍的鱼丸汤在二道沟大队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