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前依次指了一下其他几人。
“你们好!”
钱小红代表新知青打了招呼,也做了介绍。
“我叫钱小红,这是陈清妍,贺建国和楚清越。”
钱小红也挨个指了一下,她们新知青就四个人。
“好了,咱们都认识了。
以后,都住在一起,相互照应着。
我们先做饭了,你们先收拾着,咱们慢慢熟悉。”
干了一上午活,都饿了,着急做饭呢。
除了郑知青,其他五人都没说话,不知道是累了还是有什么想法?
其实他们六个知青,是分两伙做饭的,也没一起吃。
当然了,这件事,清妍她们还不知道。
上午用了水缸里的水,她们得去挑水。刚才已经问过了郑同志了,水井离这里不算远。
钱小红和清妍拿着老知青的水桶和扁担去挑水了。
清妍不会用扁担,城里有自来水。所以,她很惊讶,钱小红扁担用的很熟练。
“红姐,你怎么会用扁担?”
“我爷爷奶奶家在乡下,我经常过去帮着干活。”
钱小红想着自己爷爷奶奶,父母的偏心,心里很不是滋味。
算了,都离开家来到这了,以后,她只为自己活着,其他人,不管了。
看着红姐脸色不太好,应该是想到不好的事情了,清妍没再继续问,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也许十七岁的原主会因为好奇而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上辈子活了五十多岁,又在医院工作几十年的她不会追问。
“红姐,下午咱们去供销社,买碗筷,盘子,还得买一个水缸,水桶,唉,需要准备的东西真不少!”
可能是换了一个年轻的身体,清妍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了。
上辈子,她可是以冷静自持出名的护士长,那些小护士,都怕她。
不过,这样也挺好,活的简单,快乐。
“咱们这也算居家过日子,需要的东西当然多了。”
钱小红倒是挺开心,一切从头开始,重新开始。
两个人换着挑水,清妍没有因为不会用扁担而逃避劳动。
该做的事情她不会推辞,躲懒,成为别人的拖累。
“清妍,你还不熟练,不着急,慢慢练习就好了。”
钱小红觉得清妍挺好的,自己不会是不会,但是会认真去学。
不像她家的弟弟妹妹,总用不会当借口,把事情都推给她做。
“知道了,红姐,我再练练。”
两人往返两趟,把水缸填满了。
午饭过后,余三哥赶着牛车,把她们买的东西送来了。
“余三哥,我们下午想去公社买点东西,你能送我们一趟吗?”
“买东西,买什么?”
余老三挺惊讶的,这几个新来的知青要买什么,还需要牛车去拉。
“我们想买水缸,做饭用的东西。”
贺建国赶紧解释一下,他知道,大队的牛马都很金贵。
但是,水缸太重,他们真的没办法自己抬回来。
“明天的吧,我明天去公社送货,你们派两个人做代表,去买东西。”
余老三给人做的桌子和凳子做好了,明天送去公社。
“行,谢谢余三哥,我们明天去找你,顺便和大队长请假。”
贺建国送走余三哥,进屋整理东西。
钱小红她们刚才也听见了,这样也行,派两个人去买东西,回来平摊费用。
老知青听着贺建国的话,心里已经明了,几个新来的,没打算和他们一起搭伙吃饭,要自己开火了。
也挺好,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口味不一样,饮食习惯也不同。
大家各自安好,不要惹事,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