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片刻,对王贵吩咐道:“王贵,让你的人,盯紧王钦若派来的那几条‘鲶鱼’。他们想看什么,想查什么,只要不涉及核心军机,不妨‘帮’他们看到一些他们想看到的。比如,西线诸将对朝廷某些举措的‘微词’,比如,北疆物资调拨的‘繁琐’与‘艰难’。”
王贵心领神会,这是要反向利用这些探子,传递一些半真半假的信息,既满足他们的窥探欲,又巧妙地将北疆和西线的“不得已”与“忠诚”展现出去,甚至可以将一些矛头指向王钦若等人的掣肘。
“另外,”杨延昭目光转向杨延光,“四哥,我们在汴梁的人,也不能闲着。将李元昊大军因粮草不济,已经开始杀马为食,军心浮动的消息,还有西线将士在太师指挥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昂的情况,多多散播。尤其是要让陛下知道,是谁,在为他稳住这半壁江山!”
他要利用舆论,为自己造势,巩固皇帝的信任。
然而,就在杨延昭与王钦若隔空斗法,暗流汹涌之际,一个更加意外,且足以影响整个战局走向的消息,被王贵的“锐士营”以最高优先级,从辽国南京道传回:
“辽国内乱再起!北院枢密使萧孝穆联合部分宗室,以‘皇后萧耨斤外戚干政、迫害忠良’为由,突然发难,软禁萧耨斤,掌控中京!辽主年幼,形同傀儡!辽国西京道留守耶律制心态度不明,南京道留守(耶律隆庆旧部)则蠢蠢欲动,辽国陷入新一轮权力洗牌,边境兵马异动频繁!”
这个消息,如同一块更大的巨石,投入了本就暗流激荡的水面!
杨延昭接到密报,霍然起身,眼中精光爆射!辽国内乱再起,意味着北方威胁暂时大减!但同时也意味着,边境地区可能出现权力真空和混乱,一些被打散的部落或溃兵,可能铤而走险寇边!
更重要的是,这对西线战事意味着什么?
李元昊之所以敢倾力南下,正是看准了辽国此前内耗,无暇他顾。如今辽国再乱,他是否会担心后院起火?是否会担心宋辽之间出现某种他无法预料的变数?他的战略决心,是否会因此动摇?
机会!这是一个可能迫使李元昊退兵的天赐良机!
但同样,也是巨大的风险。若处理不当,可能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
杨延昭迅速冷静下来,他必须立刻做出判断和决策。这条来自北方的意外消息,如同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西线僵持的战局,也让他与王钦若的暗中角力,显得不再那么紧迫。
暗流激荡,风云再变。战场的局势,因辽国的突然变故而再添变数。杨延昭能否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战机?而李元昊,又将如何应对这来自背后的警报?一场围绕战略机遇的无声博弈,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