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西陲烽烟(2 / 2)

“命你即刻点齐‘掠火骑’主力五千,一人双马,携带十日干粮箭矢,轻装简从,星夜兼程,西出萧关,驰援泾原!你的任务,不是去固守渭州,而是发挥我骑军机动之长,袭扰李元昊侧后,断其粮道,焚其营寨,迫其分兵,为葛怀敏大军集结以及渭州守军争取时间!记住,以袭扰为主,保存实力,不可与夏军主力硬撼!”

“得令!”杨延训眼中兴奋之色一闪,大声领命。他终于可以带着北疆锐骑,去会会西夏的铁鹞子了!

“杨延光!”

“在!”

“你立刻以我的名义,起草奏章,急报汴梁!陈明泾原之危,禀报我已派‘掠火骑’精锐西援。同时,‘恳请’陛下,授我临机节制西线部分兵马之权,以便统一号令,协同应对李元昊!措辞要恭谨,但理由要充分!”

他这是在主动请缨,寻求更大的指挥权,以便更好地整合西线力量应对危机。

“王贵!”

“末将在!”

“你的‘锐士营’,立刻向西线倾斜!我要知道李元昊大军的详细部署、粮草囤积点、以及其可能的下一步动向!尤其是要盯住野利遇乞的先锋部队和西夏的‘铁鹞子’重骑!”

“是!”

“延浦、延环!”杨延昭看向另外两位兄弟,“北疆本镇防务,就交给你们了!尤其要盯紧辽国方向,谨防其趁火打劫!”

“六郎放心!”两人齐声应道。

一道道命令如同疾风骤雨般发出,定州这台庞大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杨延训点齐兵马,如同离弦之箭,冲出定州,卷起漫天烟尘,向着西方疾驰而去。

而杨延昭的奏章,也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汴梁。在奏章中,他不仅报告了派兵援救的举动,更是详细分析了泾原战局的危险性,强调了西夏骑兵的机动与强悍,隐隐点出了由不熟悉边情的禁军将领统一指挥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为自己请求更大的指挥权铺垫理由。

西陲烽烟再起,一场关乎大宋西线安危的大战骤然爆发。杨延昭的反应迅速而果断,他不仅派出了北疆最锋利的矛——“掠火骑”,更试图借此机会,进一步介入西线事务,扩大北疆的影响力。

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若“掠火骑”能在西线建功,若他能成功获得西线部分兵马的节制权,那么,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北疆在整个大宋防御体系中的地位,都将得到空前的提升。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西线之战,必须获胜!否则,一切谋划,皆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