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惊澜再起(1 / 2)

第一百七十七章 惊澜再起

杨延昭那份详陈边患未已、恳请朝廷继续支持的奏章,如同石沉大海,在送往汴梁后并未激起预期的回应。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来自朝廷,看似寻常却暗藏机锋的文书。

先是三司以“国库支用浩繁,需加核验”为由,派出了一个新的审计班子,进驻北疆,要求核查近年所有军费开支、粮饷账目,其细致程度远超以往,带着一种不查出问题不罢休的架势。

紧接着,枢密院下文,以“优抚边军久戍之苦”为名,再次提出了一个规模更大的将领轮换方案,名单上赫然包括了石普、李士彬等西线核心将领,甚至还有杨延训麾下“掠火骑”的几名骨干军官。其意图不言自明——进一步瓦解杨延昭对北疆军队,尤其是对一线作战部队的控制力。

更让北疆将领们感到愤懑的是,兵部也来了一道公文,质疑北疆“擅改军制”、“私蓄甲兵”,要求杨延昭详细禀报“掠火骑”的编成、员额、装备以及军工作坊研发新式军械的“依据”和“流程”。

一道道公文,如同一张不断收紧的网,从财政、人事、军事等多个层面,向着杨延昭笼罩而来。王钦若的攻势,不再是简单的谗言构陷,而是利用朝廷的制度与权柄,进行着步步紧逼的“合法”打压。

定州节度使府内的气氛,变得空前凝重。

“太师!朝廷这是要干什么?查账?轮换?还要我们上报军机?这分明是不信任我们,要把我们手脚全都捆住!”杨延训气得脸色铁青,拳头握得咯咯作响。他性情刚烈,最受不得这种窝囊气。

连一向沉稳的杨延浦,也从西线赶回,面带忧色:“六郎,朝廷此番动作,非同小可。若账目被他们找出些许瑕疵,便可大做文章;若骨干将领被调离,军心必然浮动;而那新式军械若是被他们拿了去,只怕……”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在这些方面被抓住把柄,王钦若便可借题发挥,给杨延昭扣上“贪墨军饷”、“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等更严重的罪名。

杨延昭坐在主位之上,面色沉静如水,听着诸位兄弟和部下的愤懑与担忧。他缓缓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方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

“他们急了。”

众人一愣。

“耶律隆庆新败,北疆暂安,他们便以为有了鸟尽弓藏的资本。”杨延昭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人,“所以,他们用这些手段,想逼我们就范,想让我们自乱阵脚,想找到攻击我们的借口。”

他站起身,走到厅堂中央,语气转而铿锵:“但我们偏不!他们查账,我们就让他们查!北疆的每一文钱,都用在边防和将士身上,账目清晰,不怕人看!他们要轮换将领,我们可以协商,但前提是,接任者必须熟悉边情,有能力稳住防线,绝不能拿边关安危儿戏!至于军械之事……”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芒:“乃军中机密,关乎将士生死,岂能轻易示人?按制度,枢密院、兵部若有疑问,可派员前来观摩,但想拿走图样配方,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