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风起青萍,摧城之势(2 / 2)

他迅速做出了部署:

“王贵,让你的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两件事。”杨延昭语气森冷,“第一,在耶律隆庆的亲信圈子中,散播消息,就说皇后萧耨斤已与北院枢密使萧孝穆秘密结盟,准备在陛下驾崩后,以‘清君侧’之名,联手除掉耶律隆庆,扶立幼主。”

“第二,在皇后和萧孝穆那边,也要放出风声,就说耶律隆庆不仅抗拒交出兵权,还在暗中联络其他宗室将领,准备在南京道自立,甚至可能……先发制人,进军中京!”

杨延光闻言,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是最狠毒的离间计!这是在已经充满火药味的房间里,再扔进两根点燃的引信!一旦这些精心编造的谣言被双方采信,本就脆弱的信任将彻底崩塌,很可能引发提前的、更加激烈的武装冲突!

“另外,”杨延昭补充道,“让我们在辽国西京道(大同府)的人,也动起来。西京留守耶律制心(此为艺术角色),素来与耶律隆庆不和,可以让他‘意外’地发现一些‘耶律隆庆意图不轨’的‘证据’,或者让他感觉到耶律隆庆可能对他不利。多一个搅局者,水就更浑。”

“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王贵眼中闪过兴奋与凝重交织的光芒,领命而去。他知道,这将是一场极其危险的游戏,一旦暴露,所有参与的“锐士”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但这也是“锐士营”价值最大的体现。

随着杨延昭的指令发出,一场无声的毒计,如同致命的瘟疫,开始在北方的辽国境内悄然蔓延。

数日之后,南京析津府的耶律隆庆,接到了来自中京“眼线”的密报,称皇后萧耨斤近日与萧孝穆密会频繁,且中京地区兵马有异常调动,目标疑似指向南京。几乎同时,他也“偶然”截获了一封内容暧昧、提及他“拥兵自重”、“图谋不轨”的密信片段,虽无法证实来源,却足以让他疑心大作,怒火中烧。

而在中京,皇后萧耨斤也收到了来自南京方向的“警报”,称耶律隆庆正在集结皮室军精锐,并秘密打造攻城器械,其意图不言自明。更有流言说,耶律隆庆已派人联络西京道的耶律制心,许以重利,欲东西夹击中京。

猜忌的毒芽在双方心中疯狂生长。耶律隆庆进一步加强了南京道的戒备,军队进入临战状态,并开始清查内部“奸细”。萧耨斤则更加紧了对中京的控制,并不断以辽主名义下诏,催促耶律隆庆入京“探病”,实则想将其调离老巢。

双方的关系降至冰点,信使往来充满了火药味。边境上,原本因为耶律隆庆准备争位而相对平静的宋辽边境,气氛再次莫名紧张起来,小规模的冲突和侦察活动骤然增加,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背后推波助澜。

风,起于青萍之末,终成摧城之势。杨延昭利用情报和谣言作为武器,成功地让辽国内部本就脆弱的权力平衡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他并不需要知道哪一方会最终获胜,他只需要确保这场争斗足够激烈,足够漫长。

定州城内,杨延昭听着王贵汇报辽国境内因谣言而渐起的波澜,面色平静如水。他知道,自己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接下来,他需要继续耐心地浇灌,等待它长成足以撼动大树的毒藤。

北疆的暂时安全,建立在辽国的内乱之上。而这内乱,正被他用看不见的手,一步步推向高潮。这场围绕辽国皇位继承的暗战,其影响之深远,或许将远超一场真刀真枪的边境大战。而杨延昭,正是这盘大棋的幕后推手之一。